一动就头晕,当心你的耳朵里长石头喽
2016-12-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本文发表于冯艳蓉大夫好大夫在线个人网站一翻身就头晕的张大爷
张大爷今年六十多岁了,平常身体不错,子女也孝顺,生活过的很有滋味。可最近半年出现了个烦心的事,一动就晕,有的医生诊断为“颈椎病”,有的诊断为“脑供血不足”,吃药、输液、针灸都没有效果,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得追述到半年前的一天夜里,睡眠中的张大爷无意中翻了个身,接下来便是天旋地转,恶心、呕吐、不敢睁眼。情急中张大爷赶忙又翻回原来的姿势,很快又恢复了正常。从那以后张大爷又发了很多次相似的眩晕。总结规律,张大爷发现,只要自己一转头或者起床,就会出现这天旋地转的晕,于是张大爷夜里睡觉再也不敢随意翻身了,早上起床也小心翼翼,十分痛苦。为了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张大爷医院神经内科眩晕专科门诊,神经内科医师给张大爷做了仔细的检查,确诊为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住院3天经过手法复位及药物治疗后便基本痊愈。
什么是耳石症?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又称耳石症,是眩晕最多见的病因,该类患者约占眩晕专科门诊的30%。其病因是由于内耳椭圆囊囊斑上的耳石因感染、外伤或变性等原因而脱落,多沉积于水平半规管(与平衡有关)中,转头致使耳石碎片在半规管中受重力作用而移动,从而导致眩晕。
耳石症的临床表现有5个特征:(1)潜伏期:头位变化后1~4秒钟后才出现眩晕;
(2)旋转性:眩晕具明显的旋转感,患者视物旋转或闭目有自身旋转感;
(3)短暂性:眩晕在不到1分钟内自行停止;
(4)转换性:头回到原来位置可再次诱发眩晕;
(5)疲劳性:多次头位变化后,眩晕症状逐渐减轻。
耳石症的治疗耳石症常被误认为是颈性眩晕或脑供血不足等,其最有效的治疗是复位治疗为主,辅以药物治疗。有效率约为90%,每年约有10%~15%的复发率,复发者再次复位治疗效果仍然很好。
专家名片
冯艳蓉,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擅长:脑血管病(中风)、眩晕相关疾病、头痛、癫痫、帕金森病、周围神经病等疾病的诊治
可网上、电话咨询
点击立刻咨询专家
以上数据来自好大夫在线,截至年03月19日
◆◆◆◆◆
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好大夫在线客户端!
↓↓↓↓
白癜风哪儿治得好北京白癜风治疗的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