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眩晕大不同,莫要混为一谈

2020-2-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头晕是一种常见症状,可能每个人都有过这个感觉,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不要因为它的常见而忽视,很多疾病都可引起头晕,因此我们不可大意,一定要学会怎么判断自己是头晕而不是其它的严重疾病。

01

生活中导致头晕的重要原因

1.神经系统病变,如脑缺血病变、小脑病变、脑部病变、脑外伤、某些类型的癫痫等。此外,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以及某些神经症的患者也会常常感到头晕。

  2.耳部疾病,如耳内疾病影响到平衡而引起头晕。

  3.内科疾病,如高血压病、低血压病、各种心脑血管病、贫血、感染、中毒、低血糖等。

  4.感冒,有时感冒可能会有头晕的症状。

  5.颈椎骨退化,由于长期姿势或睡姿不良,造成颈椎增生、变形、退化,颈部肌肉扯紧,动脉供血受阻使脑供血不足,是头晕的主要原因。常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头皮手指发麻、发凉,肩痛,有沉重感,甚至伴有恶心、心慌等症状。

  6.贫血,如有头晕伴有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应考虑贫血的可能性。消化不良、消化性溃疡、消化道出血以及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患者均可继发贫血。

  7.血黏度高,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黏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容易发生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8.脑动脉硬化,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脑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临床特点是头晕、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三大症状,还有顶枕部头痛、轻瘫、言语障碍情绪易激动等表现,一般病情缓慢发展,此类头晕的特点是在体位转变时容易出现或加重。

  9.心脏病、冠心病,疾病早期,症状尚轻,有人可能没有胸闷、心悸、气短等显著不适,只感觉头痛、头晕、四肢无力、精神不易集中、耳鸣或健忘等。心脏停搏、阵发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心房纤颤、心室纤颤等心脏病可导致急性脑缺血,表现头晕、眼花、胃部不适、晕厥等。

  10.药物中毒,以链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等的中毒为多见。患者除头晕外还有眩晕和耳蜗神经损害所致的感音性耳聋。慢性铅中毒多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头晕、头痛、失眠、健忘、乏力、多梦为主要症状,又有体温减低、食欲减退等。

  11.功能性低血糖,亦可引起头晕、心慌、虚弱感,在空腹或用力时可有震颤,有时出现抽搐,意识丧失等。情绪紧张或过度换气时,由于二氧化碳排出量增加,可出现呼吸性碱中毒,脑细胞缺氧,引起头晕、乏力,患者并感到面部和手足麻凉,间或有恍惚感。

  12.血管抑制性头晕,常因情绪紧张、疼痛、恐惧、出血、天气闷热、疲劳、空腔、失眠等而促发。患者常有头晕、眩晕、恶心、上腹部不适、面色苍白、出冷汗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其时血压下降,脉搏微弱。血管抑制性头晕多见于体弱的年轻妇女。直立性低血压指站立时出现头晕、眼花、腿软、眩晕,甚至晕厥等,常伴有无汗、大小便障碍。

目眩和头晕医学上统称为眩晕,是由于某些疾病导致脑组织长期缺血(或氧)的营养供应而出现的控制身体平衡系统的脑神经功能紊乱。眩晕,晕在表面,根在内部,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如不及时治疗,极易形成脑溢血、冠心病、老年痴呆等重大疾病!

02

眩晕的主要原因

引起眩晕的疾病种类很多,大约有上百种病可以引起眩晕,不同的疾病的原因也是不一样的。按照病变部位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两大类。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中枢性眩晕是由脑组织、脑神经疾病引起,比如听神经瘤、脑血管病变等,约占眩晕病人总数的30%。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周围性眩晕与我们的耳朵疾病有关。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蜗症状(听力的改变、耳鸣)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部分疾病可反复发作性眩晕,自行缓解。

  人的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前庭器官在人的内耳中,它和耳蜗紧密相连,总称位听器官。位置的位,听觉的听。前庭负责身体的平衡,耳蜗负责听声音。常见的疾病:

  1.高血压病:高血压所致的眩晕多数是由于情绪变化、精神紧张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响,使血压产生波动而引起的。也有的是滥用降压药,使血压突然大幅下降,发生眩晕。

  2.低血压症:低血压眩晕也是非常多见的,特别是年轻人,容易反复发作。姿势性低血压眩晕则多见于中老年人,在起立或起床时突然眩晕,旋即消失,再做同样动作时又觉眩晕。

  3.动脉硬化症:动脉硬化造成脑血栓附着可诱发脑缺血发作。这种脑缺血如果来自颈内动脉,就可出现浮动性眩晕和眼前发黑。

  4.脑瘤:发生在中枢前庭系的小脑、脑干易发生旋转性眩晕。脑瘤引起的眩晕一方面是由于颅内压增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脑瘤的压迫而致血循环障碍,使前庭神经核区及其通路直接或间接受损而造成眩晕。

  5.脑血栓:轻度的脑血栓可引起眩晕。这是因为动脉硬化造成动脉管腔内膜病变出现狭窄后,其远端部分仍可通过自动调节,使血管阻力减低,并建立侧支循环而维持“正常”的血流量,暂时不使脑血栓形成。但是患者仍可出现头晕或眩晕。一侧肢体麻木或无力等症状。

  6.贫血:贫血容易引起脑缺氧而出现眩晕,恶性贫血眩晕尤为明显,患者可因中枢神经系统缺氧,导致神经系统的器质性变化。因此,患者的运动或位置感及下肢震动感均可丧失,眩晕加重。

  7.甲状腺功能减退:本病患者血压低、心脏输出血量减少、血流迟缓而致前庭系缺氧出现眩晕。此外,新陈代谢较低,血中乳酸聚集波及内耳,也可引起眩晕。

  8.运动不足:有些人平时缺乏锻炼、心肺功能较弱,如果突然剧烈运动,可出现头晕。运动时间过长,体内营养物质耗损过多,血糖浓度降低,或者剧烈运动时,呼吸加快体内氧气供应不足也易产生眩晕。

  9.内耳疾病:耳源性眩晕常见者有美尼尔氏综合征,迷路炎、前庭神经炎等。

  10.某些药物服药期的不良反应。

03

怎么判断眩晕的原因

一、头晕还是头昏

晕的感觉可不单单指那种天旋地转感,它实际上包括了自身或外界环境的旋转、摇摆、浮动、弹跳或波动感、倾倒感等。简而言之,晕是一种动的幻觉或错觉。就是本来固定的东西,在晕的时候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动,这就是晕。头晕和眩晕都包含在晕的症状中。晕的症状总是与前庭系统的损害相关。

另外,还有一些症状,包括晕厥前状态,表现为眼前发黑、快失去意识的感觉,提示心血管源性疾患。不稳感,一种无法保持平衡的感觉,提示神经源疾患。

头昏则是一种昏昏沉沉、大脑不清晰、头顶上好像压了铅块或裹了糨糊一样的感觉。头昏通常与前庭功能异常无关,而更多地要追究到全身的其他疾病如感冒、高血压、失眠、颈椎病等。

二、单次还是多次

第一次还是多次出现眩晕对于医生判断眩晕的病因很关键。如果是第一次,则多可能是脑血管病、前庭神经炎或突发性聋,或者可能是多次眩晕疾病的序曲。如果不是,那么这些晕则要考虑耳石症、梅尼埃病或偏头痛等等。不过,有人会把多年前发生的眩晕也联想起来告诉医生,但这种信息的参考性要大打折扣。只有那些比较刻板的、症状特点相似的多次眩晕参考价值才大。

三、持续时间

大部分患者不能准确描述眩晕持续时间,因为对于眩晕患者来说,不舒服的感觉不仅仅包括眩晕本身的症状,还包括因为眩晕而伴随的恶心、呕吐、全身不适、听力异常、心悸、烦躁、头痛、头昏、纳差等。眩晕准确的发作持续时间主要是指眩晕本身持续了多长时间,而不应包括其他症状如恶心、呕吐等症状持续时间。

持续时间对于疾病的判断非常重要,几秒钟的眩晕多因为耳石症,几分钟到几十分钟的眩晕多见于脑血管病和前庭阵发症。几小时到数天、数周多考虑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而持续性的眩晕则多考虑小脑和脑干的炎症、变性、肿瘤和心理精神疾病等。

四、诱发因素

头位变化诱发者多与耳石症相关。咳嗽、压力、强声刺激诱发可见于半规管裂。月经、食物、劳累、情绪波动诱发的眩晕有可能是前庭性偏头痛,站立位诱发,移动的视觉图案、高处、超市、人多车杂诱发的眩晕很多是持续性位置感知性头晕。

五、伴随症状

发病时听力下降、耳鸣、耳朵闷堵感要考虑突发性聋,头痛、怕光、怕吵、活动后加重、犯病前有闪光、亮点要警惕前庭性偏头痛,复视、构音障碍、面瘫、肢体麻木或无力甚至意识障碍伴随时多考虑脑干病变尤其是血管病,心烦、情绪不好、睡眠障碍的伴随症状通常提示有持续性位置感知性头晕的可能。









































海口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郑州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zl/109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