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居然是耳朵里的小石头在捣鬼
2016-11-1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有研究显示,18~65岁的患者中,4%的患者以持续头晕为主,其中3%形容为“不能工作及学习甚至影响正常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加,头晕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在老年人群中,头晕的发病率可以达到20%~40%。
当天旋地转的感觉突然袭来,人们都会感到紧张,担心,甚至会有濒死的恐惧感。很多人会猜测,是不是患了脑动脉供血不足?会不会脑梗死?难不成患了脑肿瘤等疾病?
很多眩晕是因为耳朵的疾病引起的!
王阿姨,刚刚退休。有一天早晨起来,她突然感到一下子天就倒了下来,随之剧烈的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刚折腾完想睡下去休息一下,天旋地转的感觉又来了……更年期吧?王阿姨想着应该不碍事,休息休息,过了这个时期就好了。可是很多天过去了,王阿姨的症状始终没有缓解,反复发生,每天夜里都不敢平睡,只能靠着枕头平睡。
在家人的催促下,医院就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平睡动作试验,确定了王阿姨的病不是更年期症状,而是患了“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医生为王阿姨做了复位治疗,王阿姨回家后夜间睡觉和坐起再也不觉得头晕了,又回归了正常的生活。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到底是个什么病呢?
其实它非常常见,是60岁以上眩晕患者的第一位病因,主要表现就是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旋转性眩晕发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眩晕疾病。
该病具有以下特点:患者在起卧,床上翻身,低头抬头、弯腰时出现不足一分钟的短暂眩晕,同样位置的头位改变可以再次诱发相同症状。
耳石就是我们说的“耳屎”吗?
当然不是,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耳石其实是内耳一个正常的结构,非常微小,但是功能很大,我们就是通过耳石感受头部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的变化,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没有了速度感,平衡感以及空间感。正常人中,耳石贴在内耳,形成一层“石子路”一样的结构,但是如果因为种种原因,部分耳石脱落了,到了内耳另外的结构就会引起该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那么石头为什么会脱落呢?
这个病的病因是什么呢?目前认为和脑部外伤手术、骨质疏松、长时间固定一个方向的头位、内耳供血不足可能有关。目前国际上对该病提出了公认的治疗方法-手法复位治疗。部分患者一次治疗就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大部分患者反复治疗,同时配合一定的药物,也可以缓解甚至能预防复发。
若您身边有眩晕的朋友,特别是眩晕发作与突然变换体位有关,发作时天旋地转感仅数秒钟即可好转,那么可以优先考虑去耳鼻咽喉科就诊,通过位置性眩晕检查来判断是否是耳石症在作怪!
点击下方右下角“写留言”后,发表您的感想
需预约挂号可在留言处以“姓名+电话+科室”格式留言
(咨询)
正在浏览此文章
精彩文章推荐
点击屏幕下方,即可阅读小编推荐的精彩文章
白癜风医院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