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拾贝满满的童年年味

2024/9/1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回想童年岁月,正赶上国家百废待兴,社会物资极度匮乏的时代。尤其农村更是非常贫穷,老百姓过得紧紧巴巴,十分艰苦的日子。那时,过年并不像现在衣丰食足,大年三十、初一,能够吃个白面馍馍,吃上碗热腾腾的饺子就够奢侈了。

作为天生幼稚贪玩的孩子,从不会看眉眼高低,更不理解当大人为过年愁的唉声叹气。不过愁归愁,当大人的还是设法百计,为尽量为满足孩子的“奢望”而搅尽脑汁。

孩子就盼望过年。过年吃好的,穿新衣裳。殊不知,一到临年贴近,做母亲的就会提前为孩子们过好年穿上个象样儿的衣裳,而成宿达夜一针一线的拨灯熬油。这所谓的新衣裳都是哥姐穿不合适大改小,或外面褪了色里儿翻外,或有破损打上补丁的老粗布衣裳,再叫弟妹穿。就是这样儿孩子穿在身上,那美劲儿,一蹦三跳,还乐得不得了。有时也不好哄弄,一看是翻新拆洗的,马上小嘴儿一撅,能拴住驴儿,晶莹的泪珠一掉,撒丫子就往外跑。且,没能达到满意,或被伤了自尊或是小小地抗议吧!那穿的鞋竟是前露脚趾头,后露脚后跟,中间成了“毛张飞”。当爹娘的都是给前“包头”、后“打掌儿”,里缝外补。有谁舍得扔掉啊?就是指甲盖儿一样大小的破”铺衬(碎布),都打成“袼白”再衲成鞋底子呢!当时流传着“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反复缝补再三年”的说法。各家各户都一样,“叫花子碰见要饭的”,谁也不笑话谁。

尽管日子过得很紧巴,但是也阻挡不住人们喜爱生活的热情。尤其天真烂漫、活泼可爱的孩子,为自己玩得更好,各发挥特长,动脑动手,就地取材,创意出很多爱不释手,认为新颖的花样儿玩具。既丰富了自己无穷的热趣,又拓展了自己放飞的梦想。

一到除夕夜,正是熬三十的好时候。男孩子们个个“明灯”在手,早已在宰猪场儿哪儿捡到了猪蹄儿(猪指甲),还有零星的猪油,二者合在一起,点燃上,照亮了整个大街,犹如天上的闪闪繁星。这自制的“神器”,给人间送来了光明,也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从每个孩子的笑靥中,可看到是多么的自信和快乐。

白天,女孩儿在当街埃(yai)子上,拿一个带方眼儿的“铜老钱儿”,用细绳子两绾三缠制成了一个称谓“扑棱裹”的玩具。一拉,一松,“铜钱儿”在绳儿的牵引控制下,从两手之间不停地转动起来,发出”棱棱地响声,直看的几个围在一起玩的小女孩儿眼馋。不过大家相互交替着玩儿,都有操作的机会。当替下的一瞬间,都显有“成就感”,心里美滋滋儿的。

有的男孩儿好几天就手拿破碗碴儿,到旧老房子“坚脚”下刮上面的“硝面”。在家找些烧火剩下的木炭,碾成细面,放些碎盐,掺上”砖硝”,卷进糊窗户剩的棉纸(多是宣纸),或念过的旧书搓成的纸筒里,再把两头儿捻牢,便成了美其名曰“滴嗒鸡儿”。等到年晚上,人手一把,先点燃着一根,并出现一道带有“噼噼啪啪”响声的亮光。有的倒着走左右(s形)的姿势,使光亮呈现出似“龙”蜿蜒曲折的样子,很好玩。看吧!到处是孩子的欢声笑语。

有的女孩子用一根长绳子,两头儿系在一起,用两手撑“花卧单儿”。这个似乎简单又易行的玩具必须由两人一组,你支在手上,他再变样儿撑到自己的手上。就这样彼此相互传递,撑出很多不一样的形状。有时对方还暗自施展”牛槽形“、“烂劈柴形”等“阵法”,使其增加难度,无法下手破解,技术含量很高。

男孩儿有时还去很深的坑底下挖红胶泥,拿到家中在门台儿之上“啪啦啪啦”地使劲儿摔,直到摔熟为止,非常柔软,好像面剂。摔好后,蒸“果子模儿”。满村有很少数小男孩儿的大人会舍得在集上买“瓦碴儿模”,上面有“孙悟空”、“猪八戒”、“老虎、“狮子”、“大公鸡”等不同图案。听说谁买后,向人家巴结似的说好话借到手中如获至宝,自己用熟胶泥照样儿再脱一些。脱成凉干后,伙伴还要在地上挖窑子拾柴烧制。你看大家那忙活劲儿,那认真劲儿。不管烧成与否,人人脸上倒弄的泥灰汗浑为一体的泥头儿土脸儿。你看他,他看你,都成了“花脸儿老包”。

还有女孩子玩得兴致勃勃的称”“拾子儿”。就是用“瓷缸瓦”或“布瓦儿”砸磨而成的圆形,直径约有二厘米大小,非常漂亮的玩具。小伙伴们三五成群围在一起,人手一套(三至五个),玩得挺有意思。用右手往上一抛,几个“子儿”同时落地时,还要抓住一个握在手中。往上投几次抓完再撒在地上,变着法儿地重复投掷。然后上上下下,有投有收,口中还似诵非唱着,“一拾大斗铃,二拾三管城,三拾两管对管铃,鸡呀鹅呀都进城”。还有“拍下莫爬,一手薅仨,拾铃倒铃,开花一城。”作为外行人听不懂这是啥意思,但“一点通”的孩子们还是玩儿得淋漓尽致,乐在其中。

当然还有很多不同形式的游戏,如:“滚筲箍”“打不改”“杠瓦儿”“拿马顺”“藏马糊”“铿(碰)拐”“打抬”“踢毽儿”“礅子儿”“托行头”等。这些不同名字的玩法儿,不管是谁的专利,可流行甚广,不用花一分钱,却玩得开心。但,对现代人而言,有些游戏术语甚感陌生,那接地气突出个性的表达形式只闻之而没见过,何况现已消声灭迹呢?俺那时玩到兴头儿上,大人喊,还恋恋不舍,着魔似地不情愿离开那似有磁性引力的诱惑地儿。

一年到头,除了上学、拔草、拾粪、拾柴火那些单调而乏味的事儿之外,唯有过年,才能解脱束缚,在这个精彩美好的时刻与同伴玩个过瘾;唯有过年,那大街小巷才能够集中出现孩子们玩耍嬉戏的身影,那空气中才能荡漾着孩子们露珠般闪烁的笑声,给过年增添了多姿多态的生机活力。

重温过去满满的童孩儿时的年味,却有着一种留恋,是多么令人神往。相信童年趣事一定会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原标题:《满满的童年年味》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zd/158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