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眩晕老年人体位性低血压

2017-4-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体位性低血压定义为:在改变体位为直立位的3分钟内,收缩压下降20mmHg或舒张压下降10mmHg,同时伴有低灌注的症状,如头晕或晕厥。老年ISH伴有糖尿病、低血容量,应用利尿剂、扩血管药或精神类药物者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有研究表明本病与心肌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跌倒及骨折的风险增加相关,并且是以上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应加强对本病的重视。

常见症状

老年人因衰老、动脉粥样硬化、压力感受器敏感性下降、血管及心脏的顺应性下降等因素,更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患病率可高达23.8%。且研究发现卧位血压越高,血压波动越大,或存在晨峰高血压的高血压患者发生率越高[1]。病情轻者可有头晕、视物模糊、乏力、疲劳、跌倒、脸色苍白、晕车船等症状,严重症状包括直立性眩晕、四肢冷、心悸、呼吸困难、共济失调、发音含糊、昏厥,并可诱发或加重老年性痴呆。

预防措施

对老年患者,尤其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患者,应加强卧、立位血压监测,并根据血压变化情况合理调整服药时间及药物种类。如避免选用α受体阻滞剂类降压药,可优先选用ACEI或ARB类,用药时间因患者血压波动情况而定,力求平稳控制血压。

同时,日常生活中应加强预防,如改变体位时宜缓慢,长期站立、弯腰后突然起立,久卧位转为坐位及久蹲位转为站立位等体位改变均易致低血压发生,故应加强防范,尽量避免久立、久卧、久蹲。发生上述体位改变时如发现不适应立即坐下或卧床,日常应避免饮酒、进食过多、热水浴、剧烈运动等能促进外周血管舒张的各种行为。

另外,老年患者应保证充足睡眠,避免劳累,日常可采用散步、太极拳和气功等形式进行锻炼,以改善呼吸、循环、神经系统等生理功能,有效防治各种老年病。对症状明显的患者除加强自我防范外,必要时予以旁人陪护,防止跌倒、晕厥等严重意外发生。

参考文献:

[1]罗凤云.老年体位性低血压37例临床分析与防治[J].临床荟萃,,27(7):-.

作者简介:

李晓娟,医学硕士,医院中医科临床医师。









































郑州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白癜风最好治疗偏方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zl/75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