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生气的爸妈赶紧看看,这两个法宝真管用
2017-3-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似乎每个孩子都有无数个让我们生气的理由:
孩子调皮捣蛋打碎了家里的各种物件;
孩子没有道理地缠着要买各种玩具;
孩子总是考些很糟糕的分数;
孩子又弄脏了衣服;
……
如果孩子犯错了,不得已时必须要惩治。只是,我们真的不必每次都那么歇斯底里,生那么大的气...
生气:既害孩,又害己!
生气带给孩子的伤害——
心理研究显示,对6岁前孩子经常性生气,会让他形成消极的负面人格,产生自卑、内向、忧郁的心理,而且害怕与人相处,甚至有自杀的倾向。
生气带给父母的伤害——
经常性生气,使人身心受到伤害,可能引起抑郁症,影响亲子关系。具体来说,经常生气的妈妈更易头痛头晕,面部色斑,月经不调,乳腺疾病;经常生气的爸爸更易患脂肪肝,心脏病,甚至心梗和脑血管疾病等。
既然经常生气的危害这么大,我们要赶紧学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今天给大家带来两个法宝:一个禅意故事,一个冥想方法。希望对爱生气的家长朋友有所启发。
1“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有一位金代禅师,非常喜欢种兰花,在平日弘法讲经之余,花费了许多的时间栽种兰花。
有一天,他要外出云游一段时间,临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顾寺里的兰花。在这段期间,弟子们总是细心照顾兰花,但有一天在浇水时却不小心将兰花架碰倒了,所有的兰花盆都跌碎了,兰花散了满地。弟子们因此都非常恐慌,打算等师父回来后,向师父赔罪领罚。
金代禅师回来了,闻知此事,便召集弟子们,不但没有责怪,反而说道:“我种兰花,一来是希望用来供佛,二来也是为了美化寺里环境,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
“不是为了生气而种兰花的”的治愈效果极佳。我们也可这么安慰自己:不是为了生气而养孩子的!
2冥想下孩子长大的那些瞬间美国心理学家欧廉?尤里斯教授提出使人平心静气的三法则:首先降低声音,继而放慢语速,最后胸部挺直。
欧廉教授的建议重在引导父母从言语和姿态上来调节自己的情绪。而我这里想说的是另外一种已通过本人验证有效的方式:冥想。
在正式阐述这种消气方法之前,我想问问,大家是不是也和我一样有这样的感受:做了父母之后,就成了纠结的矛盾体:一面盼望孩子快快长大,一面又害怕孩子长大!
父母生气的时候,不妨闭上眼睛,冥想下孩子长大的那些瞬间……
我家妞妞今年4岁是个小女孩了。都说小女孩比较乖,可是我家小淘气经常会给我闹出很多揪心的事情来。可每当我和先生生气的时候,我们都会给对方一个暗示:多想想孩子那些瞬间长大般的片段。
第一次安慰妈妈妞妞1岁的时候,有次我受了委屈,偷偷地哭泣。
她坐在我身上,就那么不哭不闹地看着我。当时,我试图调整下自己糟糕的心情,打算给孩子唱支儿歌什么的。
这时,小妞妞居然凑过来,用两只嫩嫩的小爪子摸了摸我的脸蛋。然后,有点用力地亲了我一下!
孩子还这么幼小,我从来没有教过她亲亲。可就是这么突然地,她似乎觉察到我的不开心,很果断地亲了我!
小孩子真的是一天一个样,我们家小屁孩都知道用行动来安慰人啦!就这么不经意地长大了些。
第一次给爸爸捶背孩子3岁那年,有一回,她爸爸喝水的时候,不小心呛到了,咳嗽咳得脸都通红。当时,妞妞正在玩玩具,听到爸爸咳嗽,小丫头踉踉跄跄地走过来给他捶背。
她着急地问:“爸爸,你怎么了……你没事吧?慢点喝,慢点喝。”
爸爸说没事,只是喝水呛到啦。她还是很不放心,那小眼神心疼地瞅着她爸,还不忘补一句:“爸爸,下次喝水要小心点啊!”
似乎就在一瞬间,我们家妞妞已经会关心人啦!老公说被妞妞这么个小人儿这认真地爱着,感觉好幸福啊!
第一次给自己穿衣前天清晨,妞妞醒得有点早。
她以为我没有醒来,便轻手轻脚地在房间里走动。见我也醒了,于是很天真地跟我说:“妈妈,你等着我,我先回自己房间,一会儿给你变个小魔术哈!”我点点头,很配合小丫头。
过了好大会儿,门才打开!小丫头笑眯眯地望着我,原来她刚才给自己穿衣服去了。我看她把裤子穿反了,衣服的扣子也都错了位。我竖起大拇指,小丫头觉得自己做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露出了很自豪的表情。
小丫头第一次自己穿衣!这的确让我有些惊讶,不过也发现她已经不知不觉中有了自主意识。
第一次监督妈妈前些天,我去参加孩子学校的家长课堂学习。
回家后,孩子一边给我开门,一边问:妈妈,今天上课,老师讲得怎么样啊?我汗。。。
见我有点答不上来,又换了一个问题:“你今天上课有收获吗?”我点点头,紧接着,一个新的问题又从她嘴里冒出来:“嗯,你说说有哪些收获。”
我被妞妞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给震住了!原来我们家的小大人,学会了我平时问她问题的套路。。。
孩子成长过程中,竟给我带来了这么多温暖的回忆……想着想着,我那盛气凌人的姿态,那怒气冲天的咆哮,就会不治而愈,而开始仔细分析孩子的问题,再对症下药!
......
不生气,原来孩子这么美好!
当我们冷静下来,认真审视孩子所做的事情时,才会发现,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根本犯不着生气,甚至还应该感到高兴。
妈妈看到自己刚叠好的衣服就被孩子弄乱,看到垃圾桶里的东西被弄得满地都是,看到客厅的地板上到处都是孩子的脚印,看到心爱的花瓶被摔个粉身碎骨……
当我们不再生气,愿意倾听孩子,就会发现:原来你以为调皮捣蛋的孩子,其实只是想帮帮你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只是他们还不够熟练,他们还没掌握方法。
看到这里,你们可能会说,这并不能代表全部,很多时候,的的确确就是孩子在犯错,甚至故意惹我们生气。
那么,也请别生气。生气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孩子如果真做错了事情,我们不妨这么做:
1.抑制住想生气的冲动。
怒不可遏的你,就像一头失去理智的狮子,攻击性太强。生气会让你大吼大叫,你试图用家长的威严震慑孩子,叫他明白惹你生气的后果很严重。
怒火中烧的你,或许会像一只楚楚可怜的绵羊,内心太脆弱。生气也会让你痛哭流涕,你试图用感性的泪水博得孩子的愧疚,叫他明白惹你生气是多么残忍的行为。
这两种生气状态下的心理,都是乏善可陈的。生气了,就是生气了,无论你是以什么样的面孔出现在孩子面前。
因此,唯有抑制住内心的怒火,不生气,才能更从容地进入智慧教育的阶段。
2.换种积极的沟通方式。
既然孩子的出发点是好的,就给他锻炼和成长的机会,而不要武断地觉得他是在搞破坏。
小时候,我想帮我妈妈擦拭电视柜,我妈就以为我想拿抹布瞎折腾,总觉得我擦不干净,于是直接硬邦邦地来了句:放着,别动!当时我有种好受挫的感觉,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主动擦拭过家具。而这句简短却杀伤力巨大的话连带当时的整个场景,我还记得清清楚楚。
其实,父母如果信任孩子,给孩子试错的机会,孩子哪怕一开始做得不尽如人意,但肯定会通过多次努力,做到父母满意的程度。
3.勇敢面对错误,找出弥补方法。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当孩子犯错时,不要大惊小怪,甚至用自己的生气以及生气后的不理智行为来惩罚孩子。相反,要让孩子有承认错误的勇气。
错误往往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引导孩子正确看待错误的后果,并思考弥补错误的办法。当错误引起的后果已不可避免之时,也仍然要总结错误的原因,避免下次再犯同样的错误。
如果孩子再惹你生气了,请记得反复默念:生孩子,不是为了生气;冥想,冥想,冥想……
亲爱的父母,日子过得飞快,孩子越长越大,和我们相伴的时间也将越来越少。
我们一定要珍惜这份美好,偶尔也虐心的日子,少生气或不生气,且行且珍惜。
精彩延伸(点击可阅读):
你的三分脾气,毁了孩子的七分人生!
孩子,你的脾气怎么这么大?
一生气就大吼大叫的妈妈,看完心都融化了!
文章
作者/火星妈火星妈,资深媒体人,亲子导师。家有妞妞一枚,喜欢用文字记家庭育儿中的功与善,罪与恶,那么“臭味相投”的你,也来加入吧!
内容转载自北京哪治疗白癜风不复发北京治疗白癜风疼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