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脉案二郁闷不舒致痰浊阻滞案

2016-12-3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李某,女,73岁。-1-15,一诊。

主诉:阵发性眩晕半天。

现病史:患者于昨晚夜间无明显诱因突发眩晕,天旋地转感,无恶心呕吐,无耳鸣耳聋,约2分钟后缓解,至此时共间断性发作3次,发作时症状相同。患者为求系统诊治来诊。现患者神志清,精神可,纳眠可,二便调。

既往史: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余年,冠心病史10余年。

舌象:舌淡,苔黄腻

脉象:

(1)整体脉象:粗、缓、柔、热、滑、稠、凸、“郁”动、下。

(2)左三部整体脉象:下、粗、缓、进少退多;右三部整体脉象:热、稠、厚。

(3)局部脉象:左寸脉:沉、“郁”动;左关脉:凸(气包)、热;左尺脉:粗、热。右寸脉:稠、滑;右关脉:稠、滑、热;右尺脉:粗、滑、热。

诊断:眩晕

病机:痰浊痹阻,清阳不升

治法:升清降浊,消积化痰

处方:

7剂后眩晕未发作,上方加香附20克、苍术12克、生地20克,余不变,嘱服7剂,后眩晕未再复发。

脉象分析:整体脉象粗、缓、柔、厚说明患者为土形人,其脾胃壁厚能食,患者平素多食,脾胃运化不及,易生痰,故脉现稠、滑;浊痰积聚于某些部位,故脉凸;食积日久化热,故见脉热;患者平素有生气病史,气机结滞,故脉“郁”动。气滞加之痰浊痹阻,导致清阳不升,故脉下。治疗上当以清阳为主,辅以消积化痰。方中葛根、升麻生清阳,山楂、白芥子、海浮石、浙贝消食化痰,黄芩、黄连、黄柏清除食积之热,痰停则气滞,气滞则血亦滞,故加丹皮、川芎行气活血,香附、苍术、防风、茵陈疏散其郁闷不舒状态,生地养阴清热,诸药合用,则清阳得升,痰浊得除,郁闷得散,眩晕自除。

[文章来源:《齐向华教授临证医案选粹》年10期,由系统辨证脉学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较好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zl/587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