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河中医嗜睡的原理及中医治疗
2016-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1嗜睡的症状
患者不分场合表现为经常困乏思睡,出现不同程度、不可抗拒的入睡。过多的睡眠引起显著痛苦或职业、社交等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的下降。也会有认知功能方面的改变,表现为近事记忆减退,思维能力下降,学习新事物能力下降。
2嗜睡的原因
1.夜间睡眠差,或睡眠时间过短,或有睡眠呼吸暂停,即睡觉时打呼噜,并有呼吸间歇现象,影响了睡眠质量;时间长了使生物钟紊乱。疲乏、嗜睡,伴有头晕、头脑不清,可能是早期神经衰弱的一种表现。
2.营养不足容易导致困乏爱睡。补充蛋白质,会使嗜睡好转。另外还有一种是发作性睡病,发作性睡病多在青春期以后起病,主要症就是白天嗜睡,表现为不分时间、地点犯困,如与客人谈话、或在工作中,都会有睡眠发作,发作性睡病一般不会引起其他器质性病变。
3.青少年或中青年肥胖、体重超重也会引起白天过度困倦。
4.抑郁症可能是白天过度困倦的主要诱因,抑郁症患者,白天感到过于困倦的几率是正常水平的3倍。
3嗜睡的中医治疗
中医将日间不可抗拒的入睡称为「突寐」;在进餐后或进餐中即发作性入睡者称为「饭醉」。嗜睡是一种睡眠节律紊乱表现,属于中医学「多寐」、「嗜卧」范畴。中医认为阳主动,阴主静,多寐是阴阳失衡,阴盛阳虚的表现。多因痰湿内盛、阳气不足、瘀毒阻蔽清窍所致。临床辨证主要区分虚实,脾虚、阳衰为虚证;湿胜、瘀阻为实证。
医师根据病因、医疗史、伴随症状等进行辨证考虑,治疗方剂以健脾、温肾、祛湿、化瘀为原则。另外,还经常加入藿香、佩兰、石菖蒲、半夏、豆蔻、薏苡仁等来醒神。
湿盛困脾
终日昏昏欲睡,头目昏沉,少气懒言,身体困重,无胃口,多痰,舌苔白腻,脉滑。多发生在雨湿季节,或丰肥体态之人。中医治法为燥湿健脾。
举例方剂:平胃散加石菖蒲、藿香、半夏等
痰热内阻
头晕嗜睡,时时如入梦境,睡时鼾声沉闷,咳黄稠痰,胸闷口苦,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中医治法为清热化痰开窍。
举例方剂:黄连温胆汤加石菖蒲、胆南星等
中焦虚弱
时时思睡,饭后尤甚,倦怠无力,大便稀烂,腹胀,舌淡少苔,脉弱。中医治法为补中益气,健脾醒神。
举例方剂:补中益气汤加苍朮、木香、薄荷
阳气不足
嗜睡蜷卧,精神疲乏,食少懒言,畏寒肢冷,健忘,舌淡苔白,脉沉弱。中医治法为温阳补气,健脾补虚。
举例方剂:附子理中丸加党参、白扁豆
瘀阻脑络
嗜睡神倦,头晕,头部刺痛,面色黧黑,舌紫暗或边有斑点,脉涩。病情较久,或有头部外伤史。中医治法为活血通络。
举例方剂:通窍活血汤
通过按摩引起组织反应,调节神经反射与体液活动,亦达到治疗效果。按此看安神醒脑指压手法。
患者应忌浓茶烟酒,清淡饮食,合理安排作息并适当地运动。
中国南方地处亚热带,冬暖夏热,多雨潮湿,嗜睡症特别多,俗称「湿困」。受暑湿困扰,还易有出汗,口渴,烦躁,身重疲惫,无胃口,额头沉重等。当地流行以土产材料煎茶喝,日常饮用来防治疾病。饮凉茶逐成为这一带特有的习俗,并成为繁忙上班族的保健饮料。保健还应进食清淡应时之蔬果,以解渴消暑,清热利湿,如西瓜、苦瓜、桃、草莓、蕃茄、绿豆、黄瓜、冬瓜、南瓜、姜、莲藕、莲子、薏苡仁、山药为佳品。
以下汤水适宜饮用:
花旗参30克、荷叶30-50克、冬瓜连皮克,煲汤。花旗参益气养阴,荷叶、冬瓜解暑利尿,在夏天常饮此汤,有助消暑解困,特别适合经常超时工作者。
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比较好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