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土著人最爱的那些味道,你了解多少
2025/4/27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www.bdfyy999.com/m/
/第一碗米线/
开在庆安中学旁的米线凉皮老店是家名副其实的“老店”,很多人的学生时代都有这个味道的陪伴,在知道“吴记”和“夏梦”之前,就已经爱上了这里的味道。米线只要标配的海带丝、小青菜、蘑菇、豆腐泡,如果觉得味道不够重,还可以捧着手让老板再加一些盐、胡椒粉和麻辣粉放在手上,再倒进米线里。
/第一份涮牛肚/
说起吃涮牛肚的记忆,所有的牛肚都是切的厚厚的,然后刷上蒜泥、浓郁的芝麻酱还有一大勺油泼辣子。但是常姐涮牛肚与众不同,小时候吃的第一口就被辣出了眼泪。这种又咸又辣的味道成功的留在了城西人的脑海里。后来常姐开了分店,被越来越多人知道,也被,很多人吐槽,但并不影响城西人爱它。
/第一碗葫芦头/
第一次吃葫芦头的时候不敢下嘴,感觉又肥又腻,可是吃了以后才发现味道是真的鲜香。在吃葫芦头以前,以为羊肉泡馍才是西安“泡馍”的龙头,只有吃过的人才知道,原来葫芦头可以和羊肉泡馍平分秋色。
后来每次嘴馋的时候,就会缠着家里的大人带着去去陕西第一碗来碗葫芦头,一定要加油泼辣子才好吃。
/第一碗糊辣汤/
土著哥的朋友说,印象里上小学就在吃了,每天都会带好零花钱,吃一碗肉丸糊辣汤。老板比较热情,每次还会多给打几个丸子,就这样从小吃到大。
现在娃都上小学了,自己还是会偶尔来这里吃,虽然味道和以前比差了很多,丸子和辣子都不香了,但还是习惯来这里。这大概就是情怀吧。
/第一碗排骨面/
最近这几年,创新路的老厉排骨面格外有名。就连土著哥周围住在建东街、东新街这些美食据点的朋友,都会专门来创新路尝尝。
但其实城西人排骨面的启蒙,是老机场路的老三排骨面。老三排骨面是汤面,筋道的刀削面,浸泡在鲜美的汤中,在搭配大块的排骨和豆皮结。看起来清淡,面条却非常入味。
/第一碗剁椒面/
提到老厉排骨面的名字,城西的吃货都不陌生,就算冒着晚上撑到睡不着的风险,也要赶去吃一碗面。这里的排骨面是干拌的,虽然味道也很鲜美,但远不如剁椒面诱人。筋道的手擀面上盖着一层厚厚的剁椒,除了手工面本身的香味外,剁椒的刺激味道格外出挑,辛辣刺激的味道让人吃一口就爱上了。
/第一碗粉汤羊血/
城西人的第一碗粉汤羊血就是在老刘家吃的,虽然现在搬了地方,但仍然不影响吃货们的喜欢。从前生意火爆的时候,店里完全不够坐,大家都是端着碗蹲在店门口扒啦着吃的。粉汤羊血里面有超浓的胡椒粉味道,羊血切的跟粉丝一样细,一口羊血,一口粉丝,要配一口裹满油泼辣子的白饼,贼过瘾。
/第一碗卤汁豆腐脑/
好像是几年前方中山等河南胡辣汤开始爆火后,人们才陆续接触到了胡辣汤和豆腐脑两搅的吃法,这种吃法看起来和卤汁凉粉一样,但味道却让人非常好接受,安全不“黑暗”。但是城西有个苍蝇馆子,这么多年一直在“悄悄”的卖卤汁豆腐脑,住在周围的人都知道,只点一份卤汁豆腐脑+一份小油条。
/第一碗牛肉面/
住在城西的人基本都知道这家店,就算没吃过,也见过。它位于西稍门开元的对面,每次坐在公交车上都能看到它家排队的样子。以前大家对刀削面、油泼面、岐山臊子面比较熟悉,用大块牛肉做臊子的面,还真的没怎么吃过。店里面基本都是男的,每人一份大碗牛肉面,盛一碗面汤、拨几瓣蒜、再加一勺油泼辣子。
/第一桌陕西菜/
小时候的炒菜馆里,点的基本都是麻婆豆腐、水煮肉片、糖醋里脊、鱼香茄子,家里的家常菜,无非是多了西红柿炒鸡蛋、香菇青菜等。但是当长安小镇开了以后,很多朋友第一次尝到了正宗的烧三鲜、白菜腐竹、葱烧老豆腐、豆芽炒粉条…原来陕西菜也是一种菜系,而且跟已经普及的川菜做法完全不同。
/第一碗岐山面/
在土著哥跟周围朋友讨论的过程中,这家应该是最没有争议的。几乎所有人第一次吃岐山臊子面,都在这里,三桥的朋友、西稍门的朋友、枣园的朋友,都和家人专门来这里吃过饭。
一般的标配就是一碗臊子面+一个臊子夹馍。酸味压制了咸辣味,可以吃不完里面的面条,但是不能喝不完酸酸的汤。
/第一碗秦镇凉皮/
其实秦镇米皮的启蒙,没有绝对的说法。有人说是薛昌利,有人说是史玉林,还有人说是团结一路的秦镇皮子霸。这三家土著哥以前吃的都不少,印象最深的还是薛昌利。传说中的三秦套餐一般女的和娃娃都吃不完,凉皮和肉夹馍都会一分两半。有人爱擀面皮的筋道,也有人爱秦镇米皮醋和油泼辣子的鲜香。
/第一碗刀削面/
开了很多很多很多年了,在北窑头附近搬了好几次店。这家简直就是城西人的食堂,中午是周围工厂的职工组团吃,下午是老人带着小朋友吃,晚上是喝酒的男人们或者出租车司机的宵夜。三合一好吃,二合一好吃,就连最基础的杂酱面也让人爱到不行!杂酱给的很足,咸淡刚好。对了它家的凉菜也是启蒙级的美味。
/第一盆涮菜/
在西电住着的人,都知道这家涮菜。嘴馋的小孩和减肥的女娃都喜欢来这里吃。大家拿着盆子自选喜欢的肉和菜,选好后老板在涮熟的菜上浇蒜汁、芝麻酱、和油泼辣子。这或许是极少数的,菜比肉还要好吃的时候。它家的人一直很多,大家喜欢这种不夸张、不隆重的普通小吃的味道。
/第一个花干夹馍/
吴记小吃有很多种,公认的是米线好吃。和米线并列第一的,就是它家的鸡蛋花干夹馍。小时候家里的老人都觉得给小孩儿吃米线不健康,所以就会买个鸡蛋花干夹馍吃。鸡蛋在腊汁肉的卤汁里泡的很入味,花干则是吸满了汁水。把花干和夹蛋夹在馍里,花干的汁水会把饼浸泡的软烂,吃起来特别香。
/第一碗虾酱面/
立民的虾酱面简直是个传奇,很多年前开业的时候,它家装修比较新派,主打产品出了牛肉面外,还有虾酱面。在当时的时候,大家都觉得这种装潢,这种味道的面,一定卖不好。但是万万没想到,几乎所有人,从吃第一碗虾酱面开始,就爱上了这个味道。面条筋道,虾酱鲜美,丝毫不逊色于西安传统味道的面。
/第一袋卤味/
八珍也是一家成功“出圈”的店,火到了北郊和曲江,但是其他地方的朋友来吃了以后,都说味道很一般(黑人脸问好)。土著哥从小吃到现在,虽然八珍的味道越来越咸,但还是非常好吃。逢年过节哪怕排2-3小时的长队,也要买猪蹄、烧鸡、肘子、肥肠吃。它家开远半岛的新店开了很久,但一直没什么人。
/第一串烤鱼排/
20年前的创新路也是多火呀,在西安都是鼎鼎大名的。里面有三家烤肉,大鱼烤肉、小林烤肉和阿拉伯烤肉!其中大鱼烤肉最好吃,因为里面有从未吃过的烤鱼排。鱼肉紧致,碳烤后仍然鲜嫩。后来创新路拆迁,它家也搬了。现在人气一般,味道也不像原来那么诱人了。
/第一碗麻食/
远东一小旁的阿勇麻食,是很多朋友的回忆,也是很多朋友的深夜食堂。它家的麻食配菜不多,里面的少许海带丝和青菜是画龙点睛的存在。不同于那些煮的稠稠的麻食,这里的麻食更像一碗汤。颗颗麻食放在鲜美的肉汤里,一勺勺喝下,深夜的胃也有了安慰。在它家吃麻食还要点烤肉,相比麻食,烤肉就中规中矩了。
/第一个公婆饼/
夏梦米线本来就是很多人米线的启蒙,但在土著哥心里已经有了“米线凉皮老店”,了,所以给了夏梦一个新的内容。比起夏梦的米线,土著哥更早吃过的,是它家的公婆饼。厚厚的肉饼外皮微微发脆,里面的肉馅虽然不多,但几块钱一个的价格,吃到肉馅完全是惊喜。饼的个头很大,女孩儿吃一个就饱了。
/第一道上海菜/
在土著哥只知道川菜,对陕西菜还没有什么概念的小时候,就被一种上海味道洗脑。一直到现在,隔三差五还会陪着家人去老上海吃吃饭。糖醋排骨、烤麸、烧鳝鱼、狮子头…谁都不知道,这些味道是怎么被城西人爱上了,竟然打败了城西的川菜馆、陕菜馆,给了城西人上海味道的启蒙印象。
/第一盘饺子/
大庆路沿线非常有名的小店,面积很小,装潢很旧,人气很高。这里的顾客人大多是周围西店公司的职工,有时候结伴来吃,有时候也会带着家里的孩子来吃。后来,当年被家长带着来吃饺子的孩子也变成了大人,他们又带来了新的客人。它家的干拌和酸汤都好吃,爱吃肉的吃茴香,爱吃素的吃韭菜鸡蛋。
/第一罐罐罐鸡/
在中华小吃江西瓦罐汤还没有铺满大街小巷的时候,罐罐鸡就已经在城西人的口味里拥有了一席之地。鸡肉+豆类+药材=美味+滋补功效,很多人就因为这一口汤,便爱上了这个味道。
在罐罐鸡风靡城西的日子里,从老人到小孩,所有人都喜欢喝,很多人也是在罐罐鸡店里,第一次吃到了“菜卷”这个东西。
来源:城西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