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嗜睡

2016-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嗜睡是一种以睡眠节律紊乱而时时欲睡为特征的病症。可见于西医学的原发性睡眠增多症、发作性睡病等。   本病属于中医学“多寐”、“嗜卧”的范畴。其病机不外乎虚实两端,实证为实邪干扰,困阻清窍;虚证为正气不足,髓海空虚。但无论虚实,均与脾肾功能失调相关,尤以脾虚湿盛为关键。   经常昏昏欲睡,睡眠较常人明显增多,甚则一日之内可有数次至数十次睡潮来袭。伴有体倦乏力、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严重者在清醒时突发卒倒,出现睡眠性麻痹或入睡后幻觉。   1.湿浊困脾终日昏昏欲睡,头目昏沉,少气懒言,身体重着,形体肥胖,时有冷感,舌胖大而淡、边有齿痕、苔白腻,脉濡或细滑。   2.胆经湿热头晕嗜睡,时时如人梦境,甚则喃喃梦呓。兼见胸闷、口苦、恶心、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3 .气血亏虚嗜睡多卧,睡则多梦,眩晕头重,神疲乏力,面色萎黄,动则汗出,爪甲不荣,形体消疲,唇淡无华,舌淡、脉细弱无力。   4.肾精不足昏昏欲睡,神疲乏力,耳鸣目眩,健忘,腰膝酸软,腰骶部发凉,小便频数,舌淡、苔白,脉沉细或弱。      1.基本治疗   治则:理气化痰、调神醒脑,胆经湿热者只针不灸,泻法;湿浊困脾、气血亏虚、肾精不足者针灸并用,补法或平补平泻。   处方:以督脉腧穴为主       百会四神聪印堂丰隆足三里   方义:百会、四神聪位于头颅之巅,为醒脑之要穴,亦为前人治疗昏困多寐的经验穴;印堂位两目之间,重在调神;丰隆、足三里意在凋理中焦、和胃安神。   加减;湿浊困脾加脾俞、三阴交健脾利湿;胆经湿热加胆俞、至阳清利湿热;气血亏虚加气海、心俞、脾俞补益气血;肾精不足加关元、肾俞补益肾精。   操作:四神聪针刺时针尖都朝向百会;其余腧穴常规针刺。   2.其他疗法   ⑴耳针:取脑点、枕、内分泌、脾、肝、神门。每次选用3~5穴,毫针浅刺,留针30分钟;也可用王不留行籽贴压。   ⑵穴位注射:根据中医辨证,分别选用丹参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或生脉注射液等,也可选用维生素B1;或维生素B12注射液,按常规取2~3穴,每穴2~4ml。      某男,52岁。多寐、睡意频现难以控制已5年。近1个月来经常嗜睡,常常在工作时入睡。发作前先感周身疲乏。针灸双侧心俞、脾俞穴。留针20分种后施温和灸。每日1次。共治17次痊愈,随访2年未复发(唐桂文.嗜睡针灸治验.陕西中医.;17(10):)      1.《针灸甲乙经》:嗜卧,身体不能动摇,大湿,三阳络主之。   2.《备急千金要方》:膈俞,主嗜卧怠惰不欲动摇。   3.《百症赋》:倦言嗜卧,通里、大钟。   4.《针灸大成》:嗜卧,百会、天井、三间、二问、太溪、照海、厉兑、肝俞。      1.针灸治疗本病有较好的疗效,但在治疗时应明确诊断,排除抑郁症等其他类别的神经症。   2.在针灸治疗的同时,患者应忌暴饮、忌浓茶、节肥甘,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白癜风的图片
北京白癜风医院怎么走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lcbx/180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