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典型又常见的慢性头晕,不会诊治可不行
2018-5-1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
持续性姿势感知型头晕(PPPD)是一种新定义的诊断性综合征,主要特点为非旋转性头晕、不稳定感,并且当患者处于直立位以及视觉刺激活动复杂(图1)的情况下,症状可加重。该疾病是慢性头晕的常见病因之一,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和量身定制的治疗策略进行管理。
图1复杂的视觉刺激:图案装饰的地毯和繁忙的街道
诊断要点1诊断标准PPPD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但不是排除性诊断。患者可能需要接受体格检查、临床实验室检查、前庭评估、神经影像学检查,但并不是为了“排除所有其他因素”,而是充分评估鉴别诊断的存在与否。巴拉尼协会推出了PPPD的诊断标准,具体如下:
A.非旋转性头晕和/或不稳≥3个月:
①症状持续时间较长(数小时),但严重程度呈波动性;
②症状可能不会持续一整天。
B.症状的出现可无特殊的诱发因素,但会因以下情况加重:
①直立位;
②自身主动或被动运动,但与方向或位置无关;
③暴露于移动或复杂的视觉刺激下。
C.疾病常由于引发眩晕、不稳定、头晕、平衡障碍、急性/发作性/慢性前庭综合征、神经系统疾病、内科疾病和心理疾病触发:
①当激发事件是由急性或发作性疾病引发时,当疾病恢复后常表现为诊断标准A的症状,但可能最开始时为间歇性发作,逐渐演变为持续性发作;
②当激发事件是由慢性疾病引发时,症状常缓慢发展逐渐加重。
D.症状常引发严重的痛苦和功能障碍。
E.症状不能由其他疾病更好地解释。
2核心症状和相关临床特征关于头晕、不稳定和眩晕的症状通常难以用语言描述,患者会用各种比喻来描述自己的症状。不过,不稳定感和非旋转性眩晕往往是PPPD患者最占主导地位的症状。另外,患者的症状可以通过直立姿势、主动或被动的移动、复杂视觉刺激而诱发,这种视觉超敏反应是PPPD的另一大典型特征,并且往往是其最具破坏性的特征之一。
患者的症状通常会随着警觉性和疲惫程度等因素而波动,但通常会被描述为持久性症状。患者对症状强度、持续性等的描述可能与临床或实验室检查时的严重程度并不一致,正如许多功能性神经疾病一样,这种不一致是注意力调节障碍的典型特征。
患者通常会提出引发眩晕或不稳定的触发事件。1/4的患者会由外周或中枢性前庭障碍(如BPPV或前庭神经炎)触发,20%的患者中可以确定存在前庭性偏头痛。恐慌发作或广泛性焦虑症各占触发因素的15%。随着初期事件的直接影响开始消失,PPPD则通常会进一步发展。
一些患者会为了避免被触发因素而导致社会和职业活动受到影响,而当这些恐惧思维和回避行为达到令人痛苦或失能的水平时,则需要对其恐怖症进行额外的诊断。
3鉴别诊断中的警示征象在鉴别诊断中,应考虑外周或中枢性前庭功能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头部受伤或心脏疾病等情况。关于病史的调查应扩展到偏头痛、惊恐发作和广泛性焦虑上,这是最常见的3种与PPPD共存的疾病。另外,许多药物的副作用也与PPPD的一些症状相类似,问诊时要考虑到用药起始时间和剂量变化与症状之间的关联。
像其他神经系统的功能性障碍一样,PPPD通常起病较急,紧随触发事件之后,因此如果患者的症状发展比较隐匿,应当对诊断产生怀疑。在典型的病例中,患者没有无症状的间隔,而是从急性症状转变为慢性症状。在发作性诱发因素的情况下,患者的症状可能会缓解,然后随着触发因素的回归而再次出现,然后才能形成一个持久的模式。
另一个可能的诊断误区是,器质性、代谢性或精神疾病的存在并不能排除PPPD的诊断,相反,PPPD可以与鉴别诊断中的许多疾病同时发生。例如,BPPV或前庭性偏头痛可引发PPPD,然后与之共存;帕金森病和其他步态障碍患者可能会出现功能性头晕,而如果这类患者在就坐时对视觉刺激非常敏感,则强烈提示PPPD的可能性。临床医师需要仔细考虑前庭和相关症状的时间过程,以解明交织在一起的病因。
不过,对于非特异性或令人困惑的头晕患者,但其症状不符合所有诊断标准,PPPD不应成为诊断的“垃圾桶”。这些原因不明的患者更可能有另一种疾病,如缓慢发展的神经变性疾病(小脑变性)或进展性发作性疾病(前庭性偏头痛)。对于症状隐匿、表现为短暂的功能性头晕发作并伴有多种慢性病的患者,重新进行鉴别诊断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与所有功能性疾病一样,根据患者儿童时期的创伤史或成人阶段的逆境来诊断PPPD也是不正确的。
治疗要点研究表明,治疗能否为患者带来长期获益主要取决于治疗是否在早期便启动。长年累月的病史常意味着更高程度的适应不良、更严重的残疾和更根深蒂固的疾病理念。这就是为什么神经科医师需要熟悉这种疾病,并对患者进行合理的管理。
患者教育:疾病的管理首先要从患者教育开始。一旦怀疑或确定了PPPD的诊断,建议告知患者诊断的名称,并解释说这是一种可以治疗的慢性眩晕病因,可以通过介绍类似病例的特点,来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充分传达了诊断的结果后,下一步才是推荐适合患者的治疗。
前庭锻炼:对于PPPD这类功能性头晕,前庭锻炼是最为容易的,不过与促进结构性前庭障碍恢复的治疗不同,PPPD的练习必须更轻柔地开始,并且缓慢增加强度,过于激进的锻炼计划可能会加剧症状。这种技术旨在让患者对运动任务的反应产生疲劳,并降低对视觉刺激的敏感度,可以为患者带来长期获益。
药物治疗: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有助于减轻慢性主观性头晕患者的头晕和不稳定感。这两类药物得到了多项前瞻性开放性临床试验的支持,但目前尚无随机对照试验。无论PPPD患者精神症状存在与否,治疗都可以带来积极的反应,同时患者伴随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也可以得到改善。
临床用药需要缓慢启动。治疗通常从一种SSRI开始,如果第一种无效或难以耐受,再考虑第二种;此后建议切换到SNRI进行治疗。临床反应通常在8~12周后出现,一般在抑郁症治疗剂量的一半以下便可观察到效果,如果有效,药物治疗应持续至少1年。不过,在许多功能性疾病中,患者可能对副作用特别敏感,这一点需要注意。
认知行为疗法(CBT):CBT治疗功能性头晕的经验有限,不过也有一些新研究显示出了这种治疗方法的前景。另外,虽然没有直接的证据,但CBT对于那些明显担心跌倒或头晕的患者会有帮助,因为它可以减少其他焦虑症患者中类似的回避行为。
要点总结?持续性姿势感知型头晕(PP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功能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头晕和不稳定的症状,诊断有赖于良好的病史采集。
?PPPD可能与结构性前庭障碍、其他神经疾病、导致眩晕的一般疾病、精神疾病共存。
?疾病管理中首先应向患者传达诊断信息,并进行前庭康复锻炼和药物治疗,对相关的心理疾病进行认知行为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医脉通编译自:PopkirovS,StaabJP,StoneJ.Persistentpostural-perceptualdizziness(PPPD):a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比较好白癜风专科治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