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下起立易头晕,是贫血还是低血压

2016-12-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点击上方“家庭用药杂志”可以订阅作者:王黎;沈志祥主任、教授科室:上海交通大医院血液科作者:钱岳晟职位:上海交通大医院高血压科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副主任医师前言:常常有患者来门诊咨询,说自己最近经常头晕,尤其是蹲着站起来后晕得更厉害。医院查血说有轻度贫血,好像还有低血压。是不是贫血引起的低血压呢?这样的问题非常普遍,很多老百姓会把贫血与低血压混为一谈。其实,从医学术语来讲,贫血和低血压是两个互不相干的概念。贫血——红细胞含量的异常贫血是指单位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数目及血红蛋白含量以及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值。一般来讲,女性血红蛋白克/升(其中孕妇克/升),男性血红蛋白克/升为正常数值。低于这些标准,则为贫血。贫血原因引起贫血的原因很多,如营养缺乏可导致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外伤或大量失血可导致失血性贫血;自身免疫调节失常可导致溶血性贫血;骨髓造血功能异常可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骨髓增生异常的难治性贫血;结核、肝炎等感染可导致感染性贫血等。贫血症状贫血一般较易发现,面色、眼睑、指甲色泽可作为贫血的一面“镜子”。贫血的患者不但面色苍白,眼睑和指甲也常是苍白无光的。贫血有轻有重,轻的多无明显症状,有时会出现头晕、耳鸣、乏力、失眠、健忘、食欲减退等。较重的则会出现浮肿、晕厥,甚至出现贫血性心脏病。贫血应尽早发现,尽早治疗。贫血调理对于贫血的患者,根据不同的病因采取不同的治疗措施。缺铁性贫血,女性患者较多,主要是月经量多,另外挑食或者素食,不吃肉食,易导致造血元素不够而发生贫血。通过药物治疗后,贫血好转,但月经过后又会出现贫血,这类患者平时需要多补充肉食,尤其是猪肉、牛肉、动物肝脏、蛋黄等含铁量及维生素B12、叶酸较高的食物,以补充造血原料。月经量非常多的患者,应去妇科检查是否有子宫肌瘤等疾病,并进行相应的治疗。血压——动脉血的压力血压通常是指动脉(血)的压力,其中收缩压主要取决于心肌收缩力的大小和心脏搏出量的多少,舒张压主要取决于外周血管的阻力。心脏搏出量减少或外周血管阻力降低,可致血压下降,反之则升高。一般认为,成年人动脉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则为低血压。低血压有急慢性之分急性低血压是血压由正常水平或较高的水平突然明显下降,主要表现为晕厥与休克两大类临床综合征;慢性低血压又分为体质性低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两种:体质性低血压常见于体质弱者,女性较多,多半没有自觉症状,其低血压只在体检中偶然发现,没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体位性低血压是指体位改变发生的低血压现象,一般是从平卧位或蹲位突然转变为直立位时,出现低血压现象。体位性低血压的危害体位性低血压的主要表现是直立时血压偏低,当人从躺着一下子站起,或者蹲着一下子站起时,会造成突然的血压下降,头部的血液来不及供应,可伴有站立不稳、视力模糊、头晕目眩、软弱无力、大小便失禁等,如果血压下降的幅度比较大,就有可能摔倒。直立性低血压严重者,甚至还会诱发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脑梗死、老年性痴呆和晕厥、跌倒,导致身体外伤、骨折等。长期低血压会影响生活质量,导致视力、听力下降,严重者不能坚持正常工作。如何预防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1、长期卧床的患者和伴有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在起立时动作应缓慢,分步进行,最好做到一慢、二扶、三起来;2、卧床者欲起来也应先坐起,适应片刻再下床;就连经常坐位的老年人在站立前也要先做些准备动作,即做些轻微的四肢活动,有助于促进静脉血向心脏回流,调整好血压,避免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3、在平时运动锻炼时,动作幅度要小、要慢,避免做下蹲、弯腰、后仰等动作;

4、咖啡因对慢性直立体位性低血压疗效甚好,如早餐前30分钟口服咖啡因0.05克,能降低饭后血压下降幅度;早餐前饮用适量的浓咖啡,亦有类似效果。

失血性贫血可致失血性低血压贫血和低血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疾病。只有当患者大量失血时,可导致失血性贫血,同时由于血容量的不足可引起失血性低血压。除此之外,贫血一般不会导致低血压。对于女性患者,由于月经的关系,有时会出现轻度贫血,因此平时须注意均衡营养,不要挑食。另外,体质性低血压患者平时需注意锻炼身体,增强自身体质,改善低血压状态。本文为“家庭用药杂志”独家原创文章。相关文章可直接点击下方标题阅读补血选药也要“个性化”,您选对了吗?头晕,可能是哪些疾病?要做哪些检查?“四类人”血压不能降太低血压与心率波动大,有危险!最全面的补血食物与九种药膳方精神疲乏、脸色差、气血两虚,倦体该如何调理?手把手教您读懂血常规检查报告







































白癜风治愈花多少钱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zd/56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