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治疗眩晕临床应用指南制定工作会议及

2020-12-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推动中药临床合理使用及创新研究,解决中药发展存在的“高级质量证据缺失、临床定位尚欠明确、应用指南缺乏公认、医药共生面临挑战”等问题,以促进中西、医药更好地融合。在上级协会的支持下,中国中药协会脑病专委会眩晕学组启动《中成药治疗眩晕临床应用指南制定》项目,希望,此项目的完成将能够为临床医师提供更佳的相关中成药治疗眩晕的循证证据。

此次工作组会议由杨旭教授主持,分两次进行(现场讨论会及会后视频会议)。此次现场会议在12月8日9:00开始,中国中药协会标准办刘文淑老师首先对整个指南制定的大致流程进行了介绍,包括指南的注册(国际实践指南注册平台)、利益冲突声明、临床问题的构建(调查问卷设计),中成药的遴选(可考虑基药、医保目录、中国药典、临床医生用药调研、患者调研等)、证据的收集和筛选(建议最起码4个中文、4个英文数据库),文献质量评价(量表的选择)、文献提取、证据综合分析(meta分析等)、证据等级分类(建议高、中、低、极低四级)、推荐意见决策表等方面。结合刘文淑的介绍,中国中药协会标准办孙媛媛老师根据既往指南制定情况,从整体上对指南制定过程中相关具体内容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详细讲解,重点指出在指南制定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可能会遇到的困难,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现阶段的工作重点等方面内容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介绍完毕后,现场与会专家从多个方面进行专业深入的沟通讨论。包括,工作组人员结构如何优化,临床问题如何构建,调查问卷如何设计,结局指标如何确定,文献检索策略如何制定,如何查全、查准文献,最重要的如何严谨、公正地遴选出要纳入的中成药品种、眩晕涉及的疾病或是临床分期如何确定等。经过讨论,最终确定现阶段工作,由冯硕博士、叶海敏博士、秦邵晨博士、刘佳博士、刘玲教授团队等同时进行前期文献检索,并注意国外相关研究证据获得,对治疗眩晕相关的中成药、涉及的疾病情况进行初步分析,以对全国目前现况进行初步把握。同时,尽快对调查问卷设计及提出临床问题构建;之后由刘玲教授、王璟教授等负责进一步扩大全国相关专家的选择、临床问题及调查问卷的撰写,后续工作根据这两部分工作反馈情况再协调安排。此次现场会议后,经过3周时间的全面准备,由冯硕博士、叶海敏博士、秦邵晨博士、刘佳博士、刘玲教授团队等同时、充分地进行前期相关研究的检索,工作组所有专家非常辛苦地对上万篇文献进行中成药、眩晕疾病种类、证型、观察指标等方面进行分析,并电话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zd/12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