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冬至预防中老年杀手正当时

2018-3-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脑血栓是常见的中老年“杀手”,有着吓人的“四高特点”:高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患者轻则偏瘫,重则失去生命。

每年入冬后,患脑血栓的人数会出现3个小高峰,分别是刚入冬时、春节前以及春节期间,而这3个小高峰,都是天气寒冷、气温降低的时段。这时候进行“艾灸”,不仅可以扶阳固本,对预防脑血栓也是有很好的作用的。

低温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之一。因为人体受寒冷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脑部负荷加重,所以很容易引发脑出血或者脑血栓形成。

一脑血栓发病前的几个征兆

过了中年,要给自己多点照顾。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尤其要注意脑血栓的几个前兆。

1.流口水

突然说话不利索或流口水。对于原本就有高血压、糖尿病等脑血栓危险因素的中老年人来讲,经常流口水很可能是脑血栓的先兆。

2.突发性眩晕

眩晕是脑血栓前兆中极为常见的症状,可发生在任何时段,尤以清晨起床时最常见。此外,在感觉到疲劳或洗澡后也易发生。

特别是高血压患者,若1天至2天内反复出现多次眩晕,很可能是发生脑血栓或脑梗死的前兆,一定要引起注意。

3.突发性手臂无力

回想一下,你是否曾出现自己持刀刮胡子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连剃刀都拿不住,但过1分钟至2分钟后又恢复的情况呢?

这是由于转头扭颈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使其变得更加狭窄,导致颅脑供血不足,所以才会出现突然性手臂无力的情况。如果做其他类似动作,也出现同样情况那就更要注意了。

4.步态异常

步履蹒跚、走路无力。如果中老年人的步态突然发生变化,并伴有肢体麻木无力,也是发生脑血栓的前兆。

5.视物模糊

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但大多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

6.偏侧麻瘫

偏侧麻瘫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年至5年内,可能发生缺血性脑中风或脑血栓的几率超过50%。

二如何预防脑血栓

一、“艾灸”预防脑血栓

主要取穴:百会穴、大椎穴、风池穴、肩井穴、足三里、曲池穴、太溪穴。

百会穴:主治头痛、昏厥、耳鸣、鼻塞、眩晕、休克、高血压、中风失语等。配合风池穴、肩井穴,可以起到协同的调理作用。

足三里:足三里穴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

艾灸足三里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改善心功能,调节心率;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辨证加灸:

1.如果患者肾气不足,可加灸命门穴、腰阳关。

2.高血压可加灸肩髃穴,曲池穴、涌泉穴、太溪穴。

操作方法:以上穴位,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对应的穴位,使用艾益生艾灸仪温和施灸,每穴30分钟左右,每次选取2~3穴,灸至局部红晕温热为度,建议每日或隔日1次,需坚持施灸。

二、注意饮食

1.控制脂肪摄入量,少盐、少糖。

在饮食中应减少总脂肪量的摄入,并且还要限制胆固醇;也不宜吃过多精制糖和含糖类的甜食,摄入过多的糖分会转化为脂肪,增加血糖、血脂及血液粘滞度;高血压患者是发生脑血栓的高危人群,所以食盐的用量要减小,每日保持在3克最为合适。

2.经常喝水。

预防脑血栓,要经常饮水,特别是在清晨和晚间,清晨饮水可冲淡胃酸,晚间饮水可稀释血液,防止血栓栓塞。

3.增加维生素C。

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能起到降脂的作用,所以要多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水果(鲜橙、猕猴桃、鲜枣)、蔬菜(西蓝花、芹菜、甘蓝),里面都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

脑血栓对中老年人来说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早期预防是最好的方案。而冬天是脑血栓的高发期,所以大家要好好利用艾灸,并且注意饮食调理。希望每一个蔡蔡的朋友都能度过一个健康舒适的冬天。

点击“阅读原文”可直接购买

赞赏

长按







































防治白癜风
杭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lcbx/91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