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李林点穴疗法之换血术

2017-3-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李林点穴疗法之换血术

苏敏芝林敏

[摘 要]换血术即按动脉法,是按压法的特殊应用,主要用于按压人体大动脉,使周身血脉通畅,营血得以灌溉充养,具有活血化瘀,去苑除陈的功效。然而,按压动脉法至今较少研究及承传,因此发掘和整理本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换血术、功效、治病机理

  换血术即按动脉法,是按压法的特殊应用,主要用于按压人体大动脉,使周身血脉通畅,营血得以灌溉充养,具有活血化瘀,去苑除陈的功效。按动脉法最早记载于《灵枢·百病始生》和《灵枢·刺节真邪论》,其中记载了按压腹主动脉、颈动脉2个手法。《灵枢·百病始生》记有:“其著于伏冲之脉者,揣揣应手而动,发手则热气下于两股,如汤沃之状。”《灵枢·刺节真邪论》记有:“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两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此所谓推而散之者也。”本文所研究的换血术出自李林点穴疗法中。李林点穴疗法是李桂萍、林超雄继承师传姚旭堂指针点穴法和贾立惠指医点穴法,并遍访名医高手,扬长避短,逐步形成且不断完善的一套独具中国特色的防治疾病的方法。

.换血术之命名

  “换血术”一词,听起来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这样一种定义——更换人体血液来治疗某些疾病的医疗方法。然而,本文讨论的换血术不然。为何把按压动脉法称为“换血术”呢?因按压颈动脉过程中,患者可出现种种短暂的反应,如面部颜色的改变,有的苍白,有的潮红;眼皮下垂,颈软低头,咀角嚼动,肢体抽动,全身瘫软等等。因点穴后有人说,当时失去知觉,昏沉沉,似乎去了阴间;而有人说,飘飘然,好象上了天堂,有死去活来,如梦初醒之感,故称过阴法、还阳术。因点穴时患者面色改变,周身汗出,肢体抽动,自觉麻感或暖流全身,故称换血术,疏经活血法。

2.换血术的治病机理

  李林点穴疗法之换血术选用按压人迎穴、肢麻穴、脐上穴及沟中穴。此四处分别是颈总动脉、肱动脉、腹主动脉和股动脉的搏动处。

2.按压人迎、肢麻、脐上、沟中的作用

  按压人迎穴,主要通过刺激颈部神经,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增加脑血灌注量,健全脑组织,调动脑部功能,积极唤醒一些处于静止或休息状态的神经组织,使之活跃起来,参与功能代偿活动,对脑部疾患和五官疾病起积极治疗作用。此外,还可治疗咽喉肿痛,胸闷喘息,瘿气,头痛,头晕等。按压肢麻穴能直接刺激局部神经,改善上肢血液循环,疏通经脉,对上肢的麻木、疼痛及瘫痪等有直接的治疗作用,还能治疗臂痛、麻木、目昏暗、高血压、头痛、感冒等。按压脐上穴能治疗腰腹痛、下肢瘫痪、麻木、月经不调、消化不良等。按压沟中可直接刺激局部神经和血管,达到治疗下肢疾患的目的,如下肢瘫痪、膝关节炎、坐骨神经痛等,并对二便失禁有积极的疗效。

2.2换血术的中医机理探究

  《按摩经》采取短时压迫封闭大血管、神经来达到行气活血、疏通经络的治疗效果。袁氏[]在《袁氏按导学》中记有四肢截按法,俗称打截法,即如换血术中按压肱动脉和股动脉。此法有畅通气血,调和营卫,导引四肢经脉之瘀滞,疏通内脏及周身气血的作用。其原理似葛州坝的冲沙闸,是平衡阴阳和舒展十二经脉的方法。

2.3换血术的西医机理探究

  林氏[2]认为换血术与缺血预适应机制有关。缺血预适应(IschemicPreconditioning,IPC)又称缺血耐受,指短期缺血应激可以激活机体的内源性保护机制,使机体组织在随后较长时间的持续性缺血中获得保护[3-5]。但IPC的作用机制尚未明确,大多数学者认为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机制可能包括腺苷A受体、阿片受体、缓激肽受体、热休克蛋白等途径[3-5]。可以明确的是,该保护系统的激活依赖于外界的刺激作用,在没有外源性干预介入的情况下,该系统启动较缓慢,产生的保护作用亦同时降低,此时损伤机制占主要影响地位,往往导致内源性保护效应被掩盖[5]。林氏[2]认为换血术与IPC具有相似性。以颈动脉为例,通过多普勒监测可以看到,同时按压双侧颈动脉时,大脑的血流中断,撤消施加压力时,大脑的血流恢复灌注,且血流速度较按压前加快,从而诱导人体内源性保护系统激活,产生治疗作用。此外,按压双侧颈动脉时,外周血循环的表现为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因此,林氏猜想在外周血循环相对减慢的基础上,全身的器官组织也可能处于一种相对缺血的状态,从而产生类似缺血预适应的效应。《按摩经》中压迫大动脉后放开,四肢血流恢复过程中可以刺激血管壁中的压力感受器,这种次序性刺激使人产生气(经气)行(流行)于四肢的感觉,同时又可以刺激血管壁中的交感神经纤维使人产生温热的感觉,二者结合就产生热气流行于肢体的感觉。范氏[6]认为,血行则气行,血癖则气滞,气滞而病生。而截按法能人为加速肢体血液流动,有调理气血之功。截按的方法是,通过缓压快放。缓压,即气血暂时受阻而静止似不动属阴;快放,气血流行加速属阳。因此该截按法是以调节阴阳平衡、动静结合为主的治疗方法。截按的目的,一是刺激神经、调节神经功能、疏通经络;二是使血流暂时受阻,近心端血管压力增大,改善侧枝循环,放时,如同水坝开闸,血流畅行,使机体组织所需要的营养和氧气,随血流源源不断而来,而组织中代谢废物则被气血冲洗清洁,促进经脉的新陈代谢。

3.小结

  按压动脉法至今较少研究及承传,因此发掘和整理本法非常必要。换血术在临床上确实起到活血化瘀,去苑除陈的治疗作用。然而,其治病机理仍在探究中,因此进一步探讨换血术对治疗各种疾病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袁靖,袁烽.袁氏按导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99:87-89

(2)林敏,李翀.李林点穴疗法换血术产生缺血预适应效应的理论探讨.新中医.;42(3):84-85

(3)陈主初.病理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M).5:.

(4)AdrianHawaleshka,EricJacobsohn.IschaemicPreconditioning:MechanismsandPotetialClinicalApplication.CanJAnaesth,;46(7):-

(5)李芝,秦建伟.心肌缺血预适应研究新进展.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5;2(5)36-37

(6)范瑞林,莫敦锦.谈谈截按法的作用效应.按摩与导引.;4:7-8

本论文发表在《中国民间疗法》,,20():7-8。

公开课:浅论冲脉之妙用与诊治观察——点穴疗法换血术的启示

主讲:广州中医院林敏医师时间:年6月8日(周六),9:00-2:00(8:30报到)

内容介绍:

冲脉是奇经八脉之一,古人对其体、用、病、证、治有很多见解,为临床施针用药提供宝贵的经验。点穴疗法是前人将武功点穴演变为中医徒手疗疾的一种方法,林超雄老师继承师传,点穴行医至今近五十载,积累了大量的经验。“换血术”是点穴疗法核心技法之一,其中临床对腹主动脉(点穴叫脐上穴)的按压,经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到的腹主动脉搏动强弱,跟人的体质密切相关。结合现代解剖学研究,对古人“冲脉”的观察提出新的思考。

课程安排:

.古人对冲脉的循行、穴位、作用、病证、辨证、施治等方面的见解;

2.临床病例分享一则

3.点穴疗法换血术(脐上/沟中穴)详解

4.换血法的得气与传感观察

5.现代解剖学思考及启示

6.互动时间:体验与分享

听课地点: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彭达大酒店)09室

课程收费:仅收场地费,每个主题20元,同时报两个主题有优惠(详见本文最下方“阅读原文”)。

报名方式:魏老师(电话/短信/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不用开又便宜
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lcbx/70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