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动头就眩晕一转脖子就发晕心慌憋气

2016-10-1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张大妈平时身体很好,没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可是近来患了一种奇怪的病,就是晚上睡觉躺在床上就感觉天旋地转,张大妈害怕了,会不会脑子里得了很严重的病?

医院要求做一个头颅CT,谁知医生说不用,询问了情况之后告诉张大妈,她是患了耳石症,并让张大妈到耳鼻喉科治疗。耳鼻喉科的医生给她做了两次手法复位,病就奇迹般的好了。没打针,没吃药,真是神奇!

那么,什么是耳石症呢?

耳石症又叫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是头部运动至某一特定位置时,出现的短暂眩晕和眼震。内耳里与半规管相连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表面有一层胶质膜,胶质膜表面的碳酸钙颗粒称耳石。

当耳石脱落,便滚到半规管里,在半规管的内淋巴液中浮沉滚动,当头部转动,就会刺激半规管毛细胞,导致眩晕感觉。

耳石症的症状

典型的耳石症表现为眩晕,患者感觉“天旋地转”,常常不敢睁眼,还常伴恶心呕吐、心慌憋气、怕光怕声不敢动,严重时面色蜡黄、大汗淋漓,这种眩晕发作和头的位置有关系,一动头就晕,一转脖子就晕,这种“转”的感觉一般时间很短,一分钟左右。

每天这种眩晕发作一阵阵的,常发生在起床和躺下时,也可以发生在抬头和低头时;不典型的耳石症也很多,基本上都和运动有关,比如走路不稳、不敢扭头等。

耳石症是怎样发生的呢?

目前,耳石症的发病因素仍不明确,它可能是一种孤立的特发症状,也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因素引发而来。

例如耳石病,迷路发生老化或退行性变时,耳石膜上的耳石脱落再进入并沉积于半规管;内耳供血不足,因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因素导致内耳供血不足,椭圆囊的囊斑上的胶质膜因营养障碍而变薄,耳石脱落后进入并沉积于半规管;耳部感染可因细胞碎片的凝集或双侧前庭功能不对称而致发病。

另外,国外研究中老年女性患者中,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高达75%,而正常对照组仅为4%,由此可见骨质疏松症与耳石症之间可能存在某些特定的联系。

医生给张大妈做的治疗叫做手法复位,就是通过一系列体位改变使掉入半规管的耳石重新回到它的老地方——椭圆囊,达到治疗耳石症的目的。一般经过一两次手法复位,就可以获得满意的效果。但是,如果耳石症是由其他疾病引起,就需要同时去除病因,防止复发。

更多精彩内容请







































白癜风专科哪家好
北京白癜风哪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jc/103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