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波敲响网络安全警钟

2016-4-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魔波”敲响络安全警钟

李明 绘

8月21日,从上海计算机病毒防范服务中心得悉,互联上连续发作的恶性病毒“魔波”目前已得到有效控制。上海众多互联用户担心密码被盗,经历了一周惊魂。专家认为,“魔波”敲响了络新的安全警钟。

“魔波”病毒入侵

利用系统高危漏洞传播,用户的银行卡账号、密码及其它隐私信息都有可能被黑客盗取

近几天,上海很多宽带用户的上冲浪并不如昔日那般畅快,缘由是宽带络出现了大面积的中断。田小姐使用的是ADSL宽带业务,前两天稀里糊涂连不上络,1翻报纸,正是“魔波”病毒在沪肆虐的日子。

据专家介绍,“魔波”病毒会利用微软高危漏洞进行传播,自动在络上搜索具有系统漏洞的电脑,并直接引导这些电脑下载病毒文件并履行。感染该病毒的计算机会接受黑客远程控制命令,使得用户的银行卡账号、密码及其它隐私信息都有可能被盗取。受影响的系统包括微软旗下几近所有的Windows系列。

8月13日起,该病毒在国内陆续发作,至15日到达高峰。当天上海即有400多名个人用户向上海市计算机病毒防范服务中心求助。恰巧的是,“魔波”病毒影响曲线到达巅峰时,正遇上某络运营商推行自己的客户端拨号程序,自13日起很多ADSL宽带用户在使用中出现络中断现象,该症状与“哪家治疗白癜风医院好魔波”病毒影响极为类似。业内人士分析,正是由于两种因素的叠加效果,才终究致使申城宽带用户大规模断和大面积的心理恐慌。

用户没必要过于恐慌

新病毒依然采取以往技术,并未突破现有的防范范围,因此“猖狂不起来”

此次“魔波”病毒虽然来势汹汹,但由于沪上各重要部门计算机系统升级防护及时,没有遭到侵害。在上海计算机病毒防范服务中心技术部副主任吴恩平眼中,“魔波”病毒不难控制,“这几天受影响的800例绝大部分是没能及时升级的个人用户,而上海目前络用户接近1000万”。

“实际上病毒每天都有,一天可能就有几十、几百的冒出来。”吴恩平说,目前出现的这些新病毒,依然采取的是以往的技术,并未突破现有的防范范围,因此“猖狂不起来”。

但吴恩平也表示,从“魔波”病毒的传播和危害来讲,其危险程度很高,由于通过该病毒黑客可实现远程控制,盗取相干信息。“上海的行政系统信息化程度目前已很高,运用范围广、依赖人群多,如果产生信息安全问题,影响就大了。”

“我认为对‘魔波’病毒,个人用户没必要太恐慌。从目前情况来看,真的要影响到个人的几率很低,但用户在上的警惕性一定要有,最少这个防范意识要跟上。”吴恩平强调,为预防和清除“魔波”病毒,建议用户开启个人防火墙,并关闭139及445端口。同时,登陆微软站下载并安装补钉程序以防范此病毒攻击。

上银行安全性受“牵连”

解决方案上技术已不是困难,最关键的还是要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

上交易、上支付是信息时代发展的必定趋势。席卷而来又咆哮而去的“魔波”病毒,让很多上海市民开始质疑:使用上银行到底安不安全?

一名业内人士泄漏,“我国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水平其实不低,但一些络支付提供商,脸上长白癜风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量,就把安全手段简化再简化。这就像一个很好的保险柜,配了把一捅就开的锁,很容易突破。”

吴恩平分析说,“很多人接触上交易的时间比较短,又认为银行是专门支付机构,应当安全防护很好、信誉高。但银行柜面操作是个封闭的系统,络则是公然的,账号密码1被拦截,对方再安全也没有用。”

“说白了,络放在现实社会中就是大马路,保密性是个困难。”吴恩平表示,解决方案的技术已不是困难,“比如第三方认证,安全性比较高。现在还有一种动态密码,很难破解。但最关键的,还是人们的安全意识。无论是用户,还是服务提供商,都应当把络安全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有关专家建议,使用上银行或上支付时,应避免将上银行密码与银行卡密码或其他站上的用户密码设置为相同密码;不在计算机上保存密码;注意查看上银行登录首页上的“提示信息”中的“上次登录时间”和实际登录情况是不是符合。同时,不要在公共场所(如吧、公共图书馆等)使用上银行。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by/73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