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治疗新动态,眩晕患者新福音
2016-1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ParoxysmalPositionalVertigo,BPPV),又称耳石症,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内耳自限性疾病。临床表现为当患者头部运动时,如翻身、坐起、仰头、转头等,诱发短暂性眩晕,一般1min内可缓解,伴有短暂性眼球震颤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
临床上对BPPV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有半规管结石症和壶腹嵴顶结石症两种学说。在此学说基础上可以根据耳石的来源分为后半规管BPPV、水平半规管BPPV、前半规管BPPV和混合半规管BPPV,其中后半规管BPPV最为常见,占80%—90%。
BPPV的临床治疗方法有改良的EPLEY管石复位法、Semont管石解脱法和药物治疗等。
本文将对单独使用Semont管石解脱法与Semont管石解脱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BPPV的临床疗效进行相关分析。现报告如下。
一般资料:
1.选取年2月—年3月于佳医院神经内科诊断为后BPPV的患者80例。确诊标准:(1)当头部位置改变时出现眩晕症状,每次持续不超过1min,阵发性发作;伴或不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的症状;(2)无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的表现;(3)头部CT或MRI检查未发现前庭神经系统的病灶;(4)听力检查未发现异常;(5)位置诱发试验(Dix-Hallpike试验)检查时出现明显的眩晕症状和轻度眼震。
2.该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制定的关于BPPV的诊疗指南和美国BPPV诊疗指南。其中男32例,女48例,年龄18~78岁,平均年龄55岁,病程1d—3年,平均病程28d。80例BPPV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各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探讨Semont管石解脱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80例确诊为BPPV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Semont管石解脱法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对照组给予Semont管石解脱法治疗,统计治疗后疗效,记录1个疗程(2周)中的第1、7、14天的缓解例数,并随访至治愈后1个月。
结果:治疗组的首次有效率为70.83%,对照组为68.7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0.04,p0.05)。治疗组在1个疗程之内的总有效率也明显优于对照组(x2=0.94,p0.05),1个月后随访的复发率治疗组也较对照组明显少。
结论:本文通过统计1个疗程(2周)内两组治疗方式的有效率进行相关分析,Semont管石解脱法联合倍他司汀对治疗BPPV的疗效肯定,首次治愈率高,疗程短,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适合临床应用。
我不会告诉你,有一种仪器比Semont管石解脱法联合倍他司汀对BPPV的治疗效果更好,它就是眩晕症综合诊断治疗系统。G-Force眩晕症综合诊断治疗系统是一款由美国、德国的医学专家和医疗设备工程师研发的全自动诊断鉴别各类平衡紊乱疾病以及眩晕症的诊疗设备,并可治疗良性阵发性眩晕(BPPV),其单次治愈率可达到95%以上。
原理
利用相互垂直的旋转盘(主轴)和弓形臂(辅轴)结构,通过控制的旋转轴旋转,当两个轴按预设的速度、加速度、旋转角度等参数进行旋转时,即可带动体位固定椅上的患者进行三维转动,并诱发出病人的眼震,分析眼震数据,确定病人是否患有BPPV(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确诊BPPV后,根据病变类型的不同,按预设方案通过转动主轴及辅轴,调整病人体位,利用重力,将碎片移出半规管,达到治愈BPPV的目的。
适用疾病
适用于耳鼻喉科、神经内科、骨科、急诊科等各科室诊治眩晕病人。比如,半规管耳石症、壶腹帽耳石症、粘性耳石症、前庭性偏头痛等周围或中枢性前庭疾病等。
产品特点
1)高清眼震采集
采用目前世界唯一的OP眼震图采集系统,高清眼罩不会遮挡试光轴,图像具有VNG、VAT和VEMP多种样式。
2)多方位识别
目前世界上唯一可以实现眼震轴向识别,能够及时捕捉轴向旋转等复杂眼震数据。
3)独特的治疗方案
针对不同病变采用对应的治疗方案,针对性强,效果显著。
4)先进的软件系统
通过设置相应的诊断治疗模板,内置完善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只需按动鼠标即能生成完整的诊断治疗方案。
5)实现远程诊疗
美国的远程服务中心可提供远程诊断服务。
目前眩晕症综合诊断治疗系统已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安装使用,均带来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医院咨询、合作!
详情见阅读原文
北京普通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在线咨询治疗白癜风的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