晕车中医治疗大有可为

2018-1-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晕动病,又称运动病,是因机体暴露于被动运动环境中,受到不适宜的运动环境刺激,引起定向功能和平衡功能失调的正常保护性应激生理反应。

目前多为晕车、晕船、晕机,有些人甚至连摩托车、电动车也会晕车。

症状表现为:头晕、胸闷、恶心、呕吐、胃部不适、面色苍白、虚汗、心悸、腹胀、腹痛,严重者甚至在乘坐交通工具后一周仍有明显不适。

目前治疗的困境有三:

1、用药局限:西药大多含有镇定类成分及副交感神经阻断剂,副作用大,易致敏,不可与感冒药、鼻炎药、镇静药并用。中药类多为糖浆、抗晕茶、晕车贴、含片、口香糖等,效果并不理想。

2、治前不治后:晕动病的用药多为乘坐交通工具前,对于晕动病发作之后的头晕恶心等不适并无良效。

3、治标不治本:晕动病多在乘坐交通工具时发作,日常生活中并不会发作。预防的意义大于治疗,但目前的治疗方案并无良好的预防作用。每次乘车坐交通工具,仍需服药。

可以说,目前尚无一个对抗晕动病的理想药物。

下面从中医角度提供一个思路。

晕动病发作的客观条件是——被动运动!

摇晃、颠簸、启停……均是一派“动摇不定”之象。

从表现上也可看出“风”邪作祟。

“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凡眩晕,必有风、痰、虚作为病理基础。

莫烽锋等对名远洋航海人员的体质类型与晕动病发生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湿热、痰湿体质最易发生晕动病。

综合起来,晕动病的病因病机可以认为是——土虚木摇,风夹痰湿。

可以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既能化痰熄风,又能健脾祛湿。

方中半夏、生姜专治呕逆。

半夏、天麻是专治头晕眼花。

茯苓、白术、半夏、橘红专治脾虚痰湿。

针对晕动病,面面俱到,可作为晕动病的专方。

不过,健脾和定风止眩的效果略嫌不足。

可加入生龙骨、生牡蛎、代赭石以增强定风止眩之功,加党参、苍术增强其健脾祛湿之力。

此外,晕动病“后遗症”的恶心胸闷头晕心慌等症,也可使用该方治疗。

甚至,长期服用本方,缓慢改善脾虚-痰湿体质,理论上是可以做到预防再次发生晕动病的。当然,亦可使用香砂平胃散之类健脾理气祛湿的方剂。

晕车发作时,可以使用藿香正气散的成药制剂治疗,对于止呕的效果较好,但对于眩晕的效果较差,可结合镇静抗组胺类西药,效果更好。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有人去过北京中科医院
用什么方法治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zd/8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