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防治颈椎病

2016-9-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科学防治--颈椎病

第一,颈椎病犯了,脖子疼!

现代人工作忙碌,生活节奏快压力大,长期伏案工作、使用电脑,不注意颈椎保健,导致目前颈椎病发病率逐年升高。

颈椎病主要是由于颈椎长期劳损、骨质增生,或椎间盘突出、韧带增厚,致使颈椎脊髓、神经根或椎动脉受压,导致一系列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颈椎位于头部、胸部与上肢之间、又是脊柱椎骨中体积最小,但灵活性最大、活动频率最高、负重较大的节段,由于承受各种负荷、劳损,甚至外伤,所以极易发生退变。长时间颈部处于一个姿势、伏案工作、操作电脑、低头看手机、高枕等易造成颈部肌肉劳损、颈椎退变。

患有颈椎疾病的病人最初的表现常常是颈肩部疼痛和手部麻木,有的表现为头晕,甚至走路不稳。日常生活中出现颈部后方疼痛的症状,则应警惕颈椎病的发生,是机体对疾病的预警信号,它想告诉你的其实是该让你的颈椎休息休息了。当只是存在颈肩部不适的时候,大多都是劳损导致的肌筋膜炎,若不在早期加以控制,会形成慢性疼痛,容易反复发作,留下“病根”。

第二,我的颈椎病属于哪个类型?

颈椎病的分型很重要,不同类型的颈椎病的治疗方法和预后不一样。

颈椎病主要分为四型:

1神经根型颈椎病

此型发病率最高,主要病变为:椎间孔变窄致颈脊神经受压,多见于4~7颈椎。高发年龄段:30~50岁。主要症状:早期症状为颈痛和颈部发僵;上肢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此疼痛和麻木沿着受压神经根的走向和支配区放射,有时症状的出现与缓解和患者颈部的位置和姿势有明显关系;患侧上肢感觉沉重、握力减退,有时出现持物坠落。

2脊髓型颈椎病

此型最危险,主要病变为:颈椎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炎症、水肿等。高发年龄段:40~60岁。主要症状:下肢麻木、沉重,行走困难,双脚有踩棉感;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写字、系扣、持筷等精细动作难以完成,持物易落;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患者常感觉在胸部、腹部、或双下肢有如皮带样的捆绑感。

3椎动脉型颈椎病

主要病变为:由于骨刺、血管变异或病变导致供血不足。高发年龄段:30~40岁。主要症状:发作性眩晕,复视伴有眼震;有时伴随恶心、呕吐、耳鸣或听力下降,这些症状与颈部位置改变有关;下肢突然无力猝倒,但是意识清醒,多在头颈处于某一位置时发生;偶有肢体麻木、感觉异常。

颈椎的保守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口服药物治疗

对于以颈肩部疼痛为主的患者可口服消炎镇痛药物,辅以肌松和营养神经药物。

2牵引法

通过牵引力和反牵引力之间的相互平衡,使头颈部相对固定于生理曲线状态,从而使颈椎曲线不正的现象逐渐改变,但其疗效有限,仅适于轻症患者;且在急性期禁止做牵引,防止局部炎症、水肿加重。

3理疗法

理疗法是物理疗法的简称。就是应用自然界和人工的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热、磁等作用于人体,以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4推拿法

推拿法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仅凭推拿医生的双手和简单器械在身体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经络循行的路线,气血运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达到治疗目的。但在急性期或急性发作期禁止推拿,否则会使神经根部炎症、水肿加重,疼痛加剧。脊髓型颈椎病也不建议使用此方法。

5针灸法

根据中医基础理论,颈椎病的发生多由于风寒侵袭、气血不和、经络不通所致,因此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针灸达到舒筋活血的目的。针灸对患者来说有一定痛苦,甚至有的患者有晕针、惧怕扎针的情况;且针灸会导致一些并发症。

6椎间孔阻滞(硬膜外腔阻滞)和椎旁交感神经阻滞术

这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反复单次阻滞或置管连续注药,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但多不能维持长久的疗效,故须反复施术以巩固效果,至少须连续治疗2~4个疗程。

神经根型、交感型和椎动脉型颈椎病尽可能保守治疗,大多数病人经过保守治疗症状能得到缓解,但保守治疗无效者,比如说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出现严重的肌肉萎缩,这种情况意味着神经受到很大的损伤,这种时候一定要做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按照目前对这个病的认识,一旦确定诊断,不管是轻的时候还是重的时候,主张早期做手术。因为脊髓长时间受压,再做手术的话影响手术的疗效,不能得到有效改善。

颈椎病手术包括前路和后路减压手术,患者术后第二天就可以下地正常活动。

更多专业护理知识,请持续关于“优医护学堂”。我们提供最专业的即时上门护理服务。









































能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zd/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