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性眩晕的辨认和眩晕的中西医医治
2016-7-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致命性眩晕的辨认和眩晕的中西医医治
眩晕是急诊科常见症状之一,眩晕主要表现为感觉本身或环境的旋转、摆动感,是一种运动幻觉;头晕是指本身不稳定感;头昏是指头脑不清晰感。收集病史时需要分辨清楚。眩晕和头晕的病发机制不一致,但有时是同一疾病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
眩晕分为周围性眩晕,约占30%~50%,居前三位的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和前庭神经炎;中枢性性眩晕约占20%~30%,是指脑干、小脑神经核及核上性病变致使的眩晕,可能致使生命危险,急诊工作中需要能够鉴别出来。
眩晕的病史收集上需要明确患者是眩晕、头晕还是头昏,明确持续时间,伴随症状,引发因素与体位关系,发作频率等方面。当急性眩晕具有以下情况时需要提高警惕:
(1)伴随明确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2)伴随突发的听力丧失;
(3)伴随头痛,特别为枕部为甚;
(4)老年/多动脉硬化危险因素/既往短暂脑缺血发作、卒中病史、步态不稳者;
(5)伴随眼侧倾、眼动异常;
(6)眼倾斜反应体征阳性,但患者头脉冲实验阴性/体温实验正常;
(7)伴随中枢性眼震:凝视眼震、垂直眼震、挠头后错位眼震等。
急诊面对眩晕时要能够辨认出致命性和有时间窗要求的眩晕,对该类眩晕要积极转入相干专科进一步针对性的医治。
眩晕的医治大体上分为对因医治和对症医治。病因明确者应及时采取针对性强的医治措施;对短时间不能明确病因、眩晕延续发作数小时及频繁发作、出现剧烈的自主神经反应的患者,这时候需要对症医治,可给予前厅抑制剂(抗组胺剂如异丙嗪,抗胆碱能剂)、止吐剂如胃复安等对症医治,但不能用量过大。另外还有心理治疗、手术医治,前庭康复训练,其他医治等。
中医药辨证医治眩晕具有一定得的疗效。眩晕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阳上亢证、气血亏虚证、肾精不足证、痰湿中阻证、瘀血阻络证。急诊患者病情紧急且常伴恶心限制了中药汤剂的使用。中药注射剂和针灸医治眩晕效果迅速,合适急诊条件下展开,在患者眩晕减缓后服用中药颗粒剂善后。针灸医治眩晕从虚实辨治。实证给予平肝化痰、定眩,以足少阳经、督脉及手足厥阴经穴为主,取风池、百会、内关、太冲为主穴。虚证以益气养血、定眩,以足少阳、督脉穴及相应背俞穴为主,以风池、百会、肝俞、肾俞和足三里为主。
最近在值班时常常遇到眩晕(头晕/头昏)的患者。根据西医诊断原则,鉴别是不是致命性眩晕从而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基于急诊眩晕实证占多数的特点,争取患者同意,给予针灸医治,取穴风池、百会、内关、足三里和太冲为主穴,肝阳上亢加太溪、行间,痰湿中阻加头维、丰隆。足三里用平补平泻法,其他采取泻法,获得不错效果;另外条件许可时辨证医治,颗粒剂善后,针对性给予患者宣教也是必要的。
白癜风治疗要花多少钱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