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清学术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对颈性眩晕
2017-4-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导读
颈性眩晕是指颈椎及有关软组织(关节囊、韧带、神经、血管、肌肉等)发生器质性或功能性变化引起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或脑血管痉挛造成的以眩晕为主的症候群,亦称Barre-Lieon综合症。
近年来,笔者采用双侧风池穴注射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治疗颈性眩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
符合青岛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的颈性眩晕诊断标准。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符合诊断标准的病例,年龄30~60岁,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按计划坚持治疗者。排除标准:除外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脑动脉硬化眼源性眩晕梅尼埃病,肿瘤所致眩晕,以及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等病症所致的眩晕。
1.3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来医院白云院区:针灸康复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共60例,采用查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30例穴注组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4±3.6)岁;病程1-12周,平均(5.8±2.5)周。药物组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岁;病程1-12周,平均(6.1±2.6)周。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穴注组:采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Z)。双侧风池穴注射治疗操作步骤:患者俯坐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5mL一次性无菌针管抽取正清风痛宁注射液2mL,手持注射器对准风池穴快速刺入皮下,然后针尖朝鼻尖方向将针缓慢推进,达一定深度后产生得气感应,如无回血,便可将药物注入,每穴1mL,拔针后局部无菌棉签按压1min每天注射1次,连续治疗15天,治疗期间禁用其他治疗方法。
3观察项目与统计学方法:观察项目: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内皮素(E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ɑ)水平、TNF-ɑ测定试剂盒由上海森雄公司提供,IL-6ET测定试剂医院东亚免疫技术研究所,TNF-ɑ、IL-6测定均采用ELISA法,ET测定采用放射免疫法。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书。
4结果:总有效率穴注组为90.0%,药物组为6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穴注组血清ET、IL-6、TNF-ɑ水平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
5结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满意,并对患者血液中ET、IL-6、TNF-ɑ等体液因子具有调节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机理之一。
内容摘自“徐凯.正清风痛宁穴位注射对颈性眩晕患者体液因子的影响.新中医,,第45卷第6期.”
北京哪里白癜风北京哪个医院白癜风治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