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黄胆病头昏低血压高偏头痛的穴位

2016-12-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定位掌面小指第二節之中央點。主治眼發黃、太陽穴頭痛、黃疸病。針法與應用五分針,針深二至三分。

穴位:手掌面小指第一节正中央处。

解剖:掌指固有神经皮下浅枝、肝胆神经。

取穴:手掌心向上,当小指第一节正中央处是穴。

归经:入肝胆经。

穴性:疏肝清胆,通窍醒脑。

主治:黄胆病、头昏、低血压高、三叉神经痛、眼病、手指痛、眉棱骨痛、太阳头痛、偏头痛。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应用:太阳一穴配太阳二穴同时下针,效果较佳。

说明:太阳穴在董公原著名为眼黄穴,只有第二节中央点一穴而已,而胡师增订了第一节正中央亦为太阳穴,因太阳穴与脸部经外奇穴太阳穴,有相雷同之功能,故改名为太阳穴。

配穴:(一)头晕、头昏、可本穴加神耳上穴。

(二)偏头痛,可病灶放血,再取本穴加心灵一穴透穴。

(三)眉棱骨酸痛,可病灶放血,取本穴配二角明穴。

穴位:手掌面小指第二节正中央处。

解剖:手掌固有神经皮下浅枝、肝胆神经。

取穴:手掌心向上,当小指第二节正中央处是穴。

归经:入肝胆二经。

穴性:疏肝清胆,通窍醒脑。

主治:同太阳一穴。

针刺法:五分针,直刺二—三分。或以三棱针点刺出血。

针感:局部酸胀疼痛感。

配穴:(一)本穴配太阳一穴,灵骨穴之偏头痛、太阳头痛、头晕,下针一分钟立愈。

(二)如为虚症头痛、头晕,可配耳穴神耳上穴神耳中穴及皮生阳穴,效果佳。

(三)如为实症偏头痛除针太阳穴位,可于脸部太阳穴上放血,效果更佳。

说明:偏头痛就头侧面病灶放血有技巧,一般用三稜针直刺,血不容易流出,应当斜刺,并且要患者低头,用力,暂时闭气,彼此配合,才能够除尽恶血。









































福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昆明儿童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zd/56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