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头晕居然是耳朵里的小石头在捣鬼

2016-12-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头晕是神经内科就诊病人中一个特别常见的症状。

有研究显示,18~65岁的患者中,4%的患者以持续头晕为主,其中3%形容为“不能工作及学习甚至影响正常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加,头晕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在老年人群中,头晕的发病率可以达到20%~40%。

当天旋地转的感觉突然袭来,人们都会感到紧张,担心,甚至会有濒死的恐惧感。很多人会猜测,是不是患了脑动脉供血不足?会不会脑梗死?难不成患了脑肿瘤等疾病?

很多眩晕是因为耳朵的疾病引起的!

王阿姨,刚刚退休。有一天早晨起来,她突然感到一下子天就倒了下来,随之剧烈的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全身冷汗,刚折腾完想睡下去休息一下,天旋地转的感觉又来了……更年期吧?王阿姨想着应该不碍事,休息休息,过了这个时期就好了。可是很多天过去了,王阿姨的症状始终没有缓解,反复发生,每天夜里都不敢平睡,只能靠着枕头平睡。

在家人的催促下,医院神经内科就诊,医生通过询问病史,平睡动作试验,确定了王阿姨的病不是更年期症状,而是患了“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俗称“耳石症”。医生为王阿姨做了复位治疗,王阿姨回家后夜间睡觉和坐起再也不觉得头晕了,又回归了正常的生活。

插播医学小知识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到底是个什么病呢?

其实它非常常见,是60岁以上眩晕患者的第一位病因,主要表现就是头位改变诱发的、短暂旋转性眩晕发作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眩晕疾病。

该病具有以下特点:患者在起卧,床上翻身,低头抬头、弯腰时出现不足一分钟的短暂眩晕,同样位置的头位改变可以再次诱发相同症状。

耳石就是我们说的“耳屎”吗?

当然不是,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耳石其实是内耳一个正常的结构,非常微小,但是功能很大,我们就是通过耳石感受头部运动的方向和速度的变化,如果没有它们,我们就没有了速度感,平衡感以及空间感。正常人中,耳石贴在内耳,形成一层“石子路”一样的结构,但是如果因为种种原因,部分耳石脱落了,到了内耳另外的结构就会引起该病-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

那么石头为什么会脱落呢?

这个病的病因是什么呢?目前认为和脑部外伤手术、骨质疏松、长时间固定一个方向的头位、内耳供血不足可能有关。目前国际上对该病提出了公认的治疗方法-手法复位治疗。部分患者一次治疗就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大部分患者反复治疗,同时配合一定的药物,也可以缓解甚至能预防复发。

如果您有这样的症状,建议您来神经内科或耳鼻喉科就诊,进行检查和治疗,尽快解除眩晕的痛苦!









































浙江治疗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医院南昌哪家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zd/55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