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之路眩晕的诊断与治疗康复
2016-11-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新罗TV新闻-
▍新罗TV招商
△视频:9月28日《康复之路》
眩晕是常见的临床症状,具有发病率高,易反复发作的特点。本文就眩晕的诊断及治疗康复流程进行探讨,有助于患者及家属正确处置。
一、什么是眩晕?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幻觉,是实际上并不存在的自身或外景运动错觉。如视物或自身旋转,上下左右摇晃感等,重者天旋地转,轻者有漂浮、转移感。
二、眩晕与头昏怎样区别?
头昏是一种昏沉感,“脑子不清晰”的感觉,可伴有头部沉重,发胀感,没有眩晕患者的运动性幻觉,即无天旋地转,也不感到自身及周边景物不稳定。
三、前庭周围性眩晕与前庭中枢性眩晕如何区别?
前庭周围性眩晕:眩晕呈阵发性,症状多较重,常伴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心率慢,部分伴有耳聋,耳鸣。多见于耳石症,梅尼埃氏病,中耳炎等前庭周围部分病变。
前庭中枢性眩晕:眩晕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较少面色苍白,冒冷汗症状,多伴有视物模糊,视物双影,面部麻木,肢体无力,行走不稳等症状。多见于后循环缺血、脑干梗塞、脑肿瘤等疾病。
四、眩晕的常见病因有哪些?
1.后循环缺血: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不足引起的眩晕,发生脑干、小脑梗塞的危险非常大,一般有以下基础疾病: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血粘度增高、血小板增多症等。 2.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内耳掌管平衡的耳石退化脱落,形成游离状的小颗粒,当姿势改变时,就会影响内淋巴的流动,造成眩晕症。也称耳石症。一般眩晕发作时间短,数秒至数分钟,与体位改变有关。
3.梅尼埃氏症:病人会感到耳鸣、耳朵胀痛、听力丧失、眼球震颤。发作呈阵发性,每次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而后逐渐缓解。
4.前庭神经炎、急性迷路炎:常与病毒感染有关,通常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患者眩晕症状严重,不能起床,恶心、呕吐明显,眩晕可以持续较长时间。
5.听神经瘤:早期表现为一侧耳鸣(高调性),听力减退,后逐渐出现眩晕,头痛,行走不稳,面部歪斜。晚期出现颅内高压,危及生命。
6.颈性眩晕:常出现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眩晕与活动颈部有关,平卧时眩晕减轻,活动、转头时眩晕加剧。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是该病引起眩晕的主要原因。
7.迷路卒中:又称内听动脉血栓形成,也可由内听动脉痉孪、栓塞或出血所致。急性发作的眩晕,伴有剧烈的恶心、呕吐、面白,可伴有耳鸣及听力障碍。突然出现一侧听力丧失,又称为爆发性耳聋。
五、怎样对眩晕进行病因诊断?
患者出现头晕、头昏、眩晕症状时医生要详细询问病史,确定患者是眩晕还是头昏。对于眩晕患者,首先要清楚是前庭性周围性眩晕,还是前庭中枢性眩晕。因为前者危害性小,后者往有较严重的后果。听觉脑干诱发电位,眼震图检查对区分周围抑或中枢性眩晕有很大帮助。血液分析、生化,血流变学,凝血功能,经颅多普勒超声,脑电图,颈椎X片,颈椎动脉彩超,心电图等相关检查也很必要,头颅CT或MR检查对脑肿瘤及脑血管病帮助大。
1.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区别中枢性眩晕与周围性眩晕
2.拍摄TCD检查过程
3.拍摄颈动脉彩超检查过程
六、眩晕怎样进行治疗和康复?
1、后循环缺血、脑干与小脑梗塞造成的眩晕主要进行抗血小板,改善脑循环,清除自由基,活化脑细胞等治疗。脑α波治疗、小脑顶核刺激,体外反搏等物理治疗对缓解眩晕症状十分有效。
2、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主要采用耳石复位手法+稳定前庭功能药物治疗,改善后循环供血也有帮助。
3、前庭神经炎、迷路炎采用抗病毒治疗,适当使用激素冲击也有很好效果。
4、听神经瘤等后颅凹肿瘤在诊断后要争取早期手术治疗切除肿瘤。
总之眩晕是一种由多种病因造成的临床症状,患者及医务人员都要充分重视眩晕。对眩晕要详细分析,认真诊断,只有建立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才能制订出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有部分眩晕是十分顽固的,多因素眩晕也不少见,值得有关学科医生探讨。-----END-----
编辑:吴鑫华
责编:俞丽珍
监制:吴庆安
什么是白癜风图片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