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作性睡病嗜睡症治疗方法
2016-11-2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
发作性睡病嗜睡症
症状表现
起病年龄一般在儿童期至成年人早期,但在青少年期以前一般不被觉查。以10~20岁为最多,男女发病率相同,少数患者有脑炎或颅脑损伤史,但与本病关系未得到证实。第一次出现症状多在青春期。白天发作性嗜睡,猝倒和睡眠瘫痪,以及入睡前幻觉是该病的四个主要症状。1.发作性嗜睡患者醒时一般处于经常而波动的警醒水平低落状态之下,午后更为明显。嗜睡程度增加时,即发生短促睡眠。大多数患者在发作前先感到睡意加重,仅少数患者自相对的清醒状态突然陷入睡眠。单调的环境,如在阅读和听课时,容易诱发,典型病例可发生于各种活动中,例如进食、发言、操作机器、驾驶车辆等。每次发作持续数秒钟至数小时,多数持续数十分钟。睡眠程度大多不深,容易唤醒。醒后一般感到暂时清醒。一天可发作数次。2.猝倒症猝倒(cataplexy)是一种短暂的、完全可逆的运动抑制的发作,表现为突然发作的随意肌肌力丧失或降低。可出现于50%~70%的患者。常由于大笑、发怒、情绪激动、紧张、疲劳或饱食而诱发。典型发作为颌部松弛,头向前垂落,双臂倒向一侧和双膝张开。肌力完全丧失可导致创伤甚至骨折。但发作程度并非都是如此严重,也可仅仅表现为一种短暂的、局部或者全身的一种无力感。患者可主诉视物模糊(睑肌受累)、语言中断(杓肌受累)、呼吸不规则(腹肌或膈肌受累)、膝部轻微弯曲或持物突然坠落(上下肢肌肉受累)。可伴有不自主运动,如头及眼睑震颤、面部痉挛,也可伴随出现心悸、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这些不典型的发作常常被医生忽视,应特别注意。症状常在情感恢复正常或身体被触及后消失。猝倒发作时伴有腱反射的抑制,但始终保持神志清醒。发作频率可隔数天或数月发作1次,也有每天发作4~5次者。一次发作可持续数秒至30min(Zancone,)。猝倒与其他症状的关系,50%同时期出现,25%在嗜睡发作出现后1~5年,15%发生于嗜睡发作出现10年之后,猝倒先于发作性睡眠之前出现的情况极为罕见。3.睡瘫症约见于20%~30%的发作性睡病患者,亦可能单独出现。在睡醒后或入睡时(无论为午睡或夜间睡眠)偶然发生四肢弛缓性瘫痪。患者意识清楚,但不能出声或动作,往往伴有焦虑和幻觉。多在数秒钟至数分钟缓解,偶然长达数小时。他人碰及患者身体或对其讲话时常可中止发作,但缓解后如不行动可能复发。4.入睡时幻觉可出现于30%左右的患者。常与睡瘫症同时出现。主要在倦睡期发生幻觉,以视、听幻觉为主,亦可能为触、痛觉等体觉性幻觉。内容大多鲜明,多为患者日常经历。疗法
发作性睡病是由中气不运所引起的,中气即是脾胃之气,祖国医学有脾困人则困之说。“促醒归元汤”治疗发作性睡病是以补中益气,益肾补心,健脾醒脑的治疗原理采用中医组方治疗,此方有利于下丘脑分泌素的分泌,可使人体恢复清醒状态,从而以此来治疗发作性睡病。
发病原因
一般与脑外伤惊吓遗传慢性炎症不典型脑炎压力精神刺激等都可以导致这些都与下丘脑分泌素减少有关系
发作性睡病在检查中,脑细胞无实质性损害,CT扫描.核磁共振组织正常,显微镜下脑结构是无异常变化的。
专家组认为发作性睡病的出现是因为脑部缺少一种叫做“下丘脑分泌素”的化学物质,这种物质在脑部仅存在于5万个细胞中,作用是维持人体处于清醒状态。
目前研究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尽管在某些种族如日本人中发生率较高,但各种族和世界各地均有病例报告。在各种群中其遗传特征均与人HLA最小组织相关基因(DR和DQ位点)密切相关。发病机制为REM睡眠的调节障碍,对紧随在NREM睡眠周期后的REM睡眠的控制丧失。不论在睡眠开始还是在清醒期,进入REM睡眠的倾向均增加。
诊断
1.白天是不是有控制不住的犯困或者瞌睡的情况?
2.情绪激动或者大笑的时候是否有不自主低头或突然倒地,但意识始终清楚的情况?
3.刚入睡或者刚要醒来的时候是否会有一些幻觉,比较虚幻的东西?
4.是否有从睡梦中醒来时有不能活动或不能讲话但是意识也清醒的情况?
5.出现一些自动症,不合时宜的言谈举止,事后对发生的事情完全遗忘?
6.夜间睡眠紊乱,睡眠断断续续无法一觉到天亮?
7.最近是否感觉有记忆力减退,发胖,脾气变坏,全身无力,抑郁,焦虑等?饮食,预防
饮食
1、多以清淡食物为主,注意饮食规律。2、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饮食。3、该疾病对饮食并没有太大的禁忌,合理饮食即可。预防
应避免从事高危险性的工作,如高空作业和驾驶等。不要单独去危险场所和从事有危险的娱乐活动,如游泳、攀崖等。生活要有规律,避免情绪激动,避免过度劳累,避免过度暴食暴饮,戒除烟酒,保持规律、足够的睡眠。并向家属、单位的同事和领导、学校的老师和同学讲清情况,取得大家的理解和谅解,以免产生误解和误会。并发症
除了睡眠发作,有的患者诉说乏力困倦,整天处于低警觉状态,记忆力差,工作效率低下,影响身体健康及工作效率,使生活质量下降。长期缺睡可以引致烦躁、抑郁、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消化功能障碍等以及免疫功能降低。
预后
此病只是一个良性过程,不会发展得更为严重。不要产生过度的思想负担和恐惧心理。但发作性睡病可以影响患者的智力,有人认为发病年龄愈小,对智力的影响愈大。因此。一旦确诊应尽早治疗。
了解更多疾病加医生白癜风好了应该要注意什么女性白癜风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