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眩晕症的常用中成药
2022-4-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山西白癜风微信交流群 http://www.shangyehulian.com/zixun/2021/1120/6175.html
头晕/眩晕是最常见的症状和疾病,患者轻则头昏沉感,或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至晕倒等症状。儿童、老年人、孕妇及哺乳期妇女不适于自己选择用药,宜在医师指医院诊治。头晕/眩晕的常用中成药有以下几种:
1.清眩丸(片)
药物组成:川芎、白芷、薄荷、荆芥穗、石膏。
功能主治:散风清热。用于风热头晕目眩,偏正头痛,鼻塞牙痛。
用法用量:口服。丸剂,一次1~2丸,一日2次;片剂,一次4片,一日2次。
注意事项:阴虚阳亢引起的眩晕、头痛不宜服用;孕妇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遵医嘱服用;忌食油腻、辛辣之品。
2.脑立清丸(胶囊、片)
药物组成:磁石、赭石、珍珠母、清半夏、酒曲、酒曲(炒)、牛膝、薄荷、冰片、猪胆汁(或猪胆粉)。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醒脑安神。用于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耳鸣口苦,心烦难寐;高血压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丸剂,一次10丸,一日2次;胶囊剂,一次3粒,一日2次;片剂,一次5片,一日2次。
注意事项:肾精亏虚所致的头晕、耳鸣忌用;孕妇慎用;体弱虚寒者不宜服用;肝病、肾病患者应遵医嘱服用;忌食油腻、寒凉之品。
3.眩晕宁片(颗粒)
药物组成:泽泻、白术、茯苓、陈皮、半夏(制)、女贞子、墨旱莲、菊花、牛膝、甘草。
功能主治:健脾利湿,益肝补肾。用于痰湿中阻,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昏,头晕。
用法用量:口服。颗粒剂,一次8g,开水冲服;片剂,一次4~6片,一日3~4次。
注意事项:孕妇及外感表证者忌服;肝火上炎所致的眩晕、平素大便干燥、儿童及年老体弱者慎用;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遵医嘱服用;宜饭后服用;少吃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物;忌生气恼怒。
4.养血清脑颗粒
成份: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钩藤、鸡血藤、夏枯草、决胡子、珍珠母、延胡索、细辛。辅佐料:糊精,甜菊素
功能主治:养血平肝,活血通络。用于血虚肝旺所致头痛,眩晕眼花,心烦易怒,失眠多梦。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袋,一日3次。
不良反应:偶见恶心、呕吐,罕见皮疹,停药后即可消失。
注意事项:1.忌烟、酒及辛辣、油腻食物。2.低血压者慎服。3.肝病、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4.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5.服药3天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6.严格按用法用量服用,本品不宜长期服用。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0.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5.松龄血脉康胶囊
功能主治:平肝潜阳,镇心安神。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头痛、眩晕、急躁易怒、心悸、失眠;高血压病及原发性高脂血症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3粒,一日3次,或遵医嘱。
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药后可出现轻度腹泻、胃脘胀满等,饭后服用有助于减轻或改善这些症状。
成份:鲜松叶,葛根,珍珠层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6.眩晕宁
功能主治:
健脾利湿,滋肾平肝。用于痰湿中阻、肝肾不足引起的头昏头晕。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3片,一日3~4次。
成份:泽泻、白术、茯苓、半夏(制)、女贞子、墨旱莲、菊花、牛膝、陈皮、甘草。辅料为淀粉、二氧化硅、微晶纤维素、硬脂酸镁、滑石粉、薄膜包衣预混剂。
注意事项:1.少吃生冷及油腻难消化的食品。2.服药期间要保持情绪乐观,切忌生气恼怒。3.本品应餐后服用。 4.有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5.服药7天症状无缓解,医院就诊。6.儿童、年老体弱者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7.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儿童必须在成人监护下使用。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11.如正在使用其他药品,使用本品前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7.晕可平糖浆
功能主治:
潜阳镇肝。用于内耳眩晕症,头晕,目眩症。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ml,一日3次。
成份:赭石、夏枯草、法半夏。
注意事项:尚不明确。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