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鉴别诊断
2016-10-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症。眩指眼花,有明显的自身或外界旋转感,当患者确实看到外物旋转时,可能伴有眼球震颤;晕指头晕,患者常有头重脚轻感、倾到感、摇晃感以及脚踩棉花感。轻者闭目自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肢冷,面色苍白等。
1.前庭神经炎:起病急,发病前有感染病史,眩晕数分钟至数日达到高潮,可持续数日至数周,伴有幻视、恶心、呕吐和向一侧倾斜。查体可见朝向健侧的自发性眼震,眼震呈水平型或旋转型;甩头试验阳性。本病具有自愈倾向,前庭功能锻炼可加速中枢代谢和促进康复。急性期的处理:短期卧床休息和应用前庭抑制剂。
2.梅尼埃病:主要是内淋巴结扩张水肿所致,以发作性眩晕,听力减退,耳鸣耳胀为主要症状。眩晕发作持续20分钟至数小时,常伴有单侧耳鸣、听力减退和耳部胀满感;早期为波动性的听力减退,可恢复正常;之后听力呈进行性减退。在病初的数分钟内,刺激性的自发眼震朝向患耳侧,随后的数小时到1天内则出现抑制性的自发性眼震朝向健侧,最后出现逆转性的眼震,即所谓的复苏眼震,可持续数小时。经过5-15年,梅尼埃病发展到尽头,眩晕也就终止发作,但可出现持续性的轻度平衡障碍。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和手术干预可见减轻临床症状。急性发作可使用前庭抑制剂控制症状。倍他司汀(6-24mg,每天3次),被认为可以减少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但证据相对有限。倍他司汀和低盐饮食/利尿剂应该坚持至少2个月。
3.椎基底动脉TIA:患者年龄大于55岁,具有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或高血脂等危险因素。具有发作性、短暂性、可逆性、反复性。椎基底动脉TIA人群中,每年脑梗塞的发生率为4%,因此要控制危险因素,应用抗血小板药物,降低危险性。
4.直立性低血压:先测患者仰卧位血压,然后测量患者直立3分钟后的血压,直立位的收缩压下降大于20mmHg,或舒张压下降大于10mmHg,可确诊为直立性低血压。临床可出现发热感、腹部不适、头重脚轻、注意力不集中、黑矇或眼花、耳鸣或听力丧失,甚至晕厥,可伴有出汗,面色苍白。整个过程持续数秒或1-2分钟,坐下或躺下后缓解。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导致的直立性低血压史永久性的,站立后立即发生低血压;神经反射性(迷走神经性)导致的直立不耐受是发作性的,通常有额外因素诱发,起立后延迟发生。在治疗中,首先要减少和替换导致直立性低血压的药物;其次,要增加盐(额外加3-6g)和液体的摄入(每天3-4L)。
5.心律失常相关的眩晕:当心率过缓或过快时,将影响脑的血流灌注,导致眩晕、意识障碍的发生,常持续数秒,同时伴有心悸、心绞痛和呼吸困难等。要治疗心律失常的基础疾病,如电解质或代谢紊乱、甲亢等。
6.心理障碍性眩晕:情绪与定向判断及平衡功能存在多种联系,并相互作用。心理障碍性眩晕见于焦虑症、抑郁和躯体化障碍。焦虑相关性头晕主要表现为头重脚轻、精神恍惚、摇摆抖动、害怕摔倒、即将晕倒,也可以出现晃动或旋转感,甚至感觉周围环境向一个方向旋转。抑郁导致的头晕表现多不太剧烈,常被描述为“游泳样感觉”或注意力无法集中,发作呈持续性,同时可见乏力、疲倦、睡眠障碍和食欲下降。躯体化障碍的特征是反复地抱怨各种各样的躯体不适,但都查不出明确的病因。治疗方法:行为疗法、脱敏疗法、认知疗法、前庭康复训练、抗抑郁药物、心理疏导。
7.位置性眩晕:仅在特殊的头位出现的眩晕。包括良性位置性眩晕、偏头痛性眩晕、中枢性位置性眩晕。
8.药物性眩晕:眩晕是药物常见副作用之一。
内容来源:[英]阿道夫M·普朗斯坦[德]托马斯·伦珀特著赵刚韩军良夏峰译眩晕和头晕实用入门手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
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北京白癜风在哪家医院治疗比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