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
2018-6-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总体上根据疾病发生的部位,眩晕分为周围性眩晕和中枢性眩晕。周围性眩晕约占70%,多数的病因在于内耳和前庭神经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梅尼埃病、前庭神经元炎。周围性眩晕发作时多伴有耳聋或听力下降、耳鸣、耳堵等耳蜗症状和恶心、呕吐、出冷汗等植物自主神经症状。有的反复发作、自行缓解,有的与位置具有明显相关性,有的可发生在感冒发热后。周围性眩晕占了眩晕总数的约四分之三,这部分眩晕患者需要去往耳鼻喉科就诊。中枢性眩晕约占30%,指前庭神经核及核上性病变引起的眩晕,主要病因在于脑干和小脑。常见的疾病是脑梗死、脑出血、脑动脉盗血、多发性硬化、脑肿瘤、脑炎等。中枢性眩晕发作时常常具有突然发生、持续时间长、与体位和头位无关等特点,伴有头痛、咽喉肌无力、行走不稳、痛觉减退、平衡不良等表现。中枢性眩晕的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多是紧急或者可能致命的疾病,需要特别加以重视。这类疾病多属于神经科,需要去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就诊。特需病房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