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关注心因性头晕的诊断与治疗

2018-5-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报告者:医院神经内科戚晓昆

头晕是临床最常见症候和就诊最多的疾患之一。美国和英国基于社区人群的调查显示,头晕发生率为21%~29%。实际上,人的一生当中都会有头晕的感受(包括正常生理性头晕)。头晕分为4类情况:眩晕、头昏、失平衡和晕厥前状态。从病因上看,最常见的是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心因性头晕、前庭性偏头痛,老年患者还有后循环缺血。

心因性头晕的发病原因分析

心因性头晕或许发生在某些疾病后,约25%的心因性头晕患者病前曾有急性事件发作(如后循环缺血等)的病史。这可能与急性事件后,因精神心理原因,自身状态不能完全恢复至病前有关。多数患者当前已经无明显器质性损伤,少数尚为共病存在。患者一般无严重前庭疾病病史;一般为焦虑人格(神经质或恐惧焦虑气质),焦虑抑郁和/或内向特质的患者在急性事件后易出现慢性心因性头晕,而适应力强、开朗、生活幸福感高的急性事件患者,病后出现慢性心因性头晕的比例小很多;有的患者相对综合素质较低;而且从研究来看,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患者。

心因性头晕的诊断

心因性头晕患者虽以头晕或眩晕就诊,头晕症状本身无明显变化,但患者常伴随较多躯体化症状,如心慌、胸闷、消化不良、睡眠不佳等。症状往往多在数月以上,甚至数年。有的表现为头昏,有的表现为恐惧性、姿势性眩晕,不敢变换头位或体位,酷似良性发作性位置性眩晕,这类患者常被误诊。有的伴有主观感觉障碍、假性共济失调等症状,表现为行走不稳。患者本人愿意穷尽检查和治疗,往往患者家庭也对患者特别顺从、过度。对于这种患者,一定要进行精神状态评估,往往评估的结果显示为中度焦虑或伴轻度抑郁。近期,我们团队总结的例心因性头晕患者(女性例,男性56例),根据精神状态评估后,将临床表现分成焦虑-抑郁状态型、转换性障碍型(癔病型)、躁狂状态型3大类,以焦虑-抑郁状态型最常见(例,84.6%),对于不同类型采取相应的治疗能取得较好疗效。

心因性头晕的治疗

心因性头晕的治疗应该注意心理调整及教育,特别是心理疏导、语言性暗示,以消除患者精神紧张情绪。对于转换性障碍型(癔病型)的患者,可以进行药物性诱导暗示疗法治疗,最常用的是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静脉注射诱导治疗。对于焦虑-抑郁状态型患者,可以应用抗焦虑性药物治疗,尤其是快速起效的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经济且不良反应较少,对双相情感障碍也有不错的效果,而且较适合长期服用。有的患者也可应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于躁狂状态型心因性头晕患者,应使用丙戊酸钠缓释片治疗,效果显著。总之,各科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心因性头晕患者的识别与诊断能力,避免诊断错误与治疗偏差,不断总结与提高。

中华医学信息导报欢迎!《中华医学信息导报》创刊于年,为中华医学会机关报。本刊以“传播医学信息,引领临床实践”为办刊宗旨,积极打造“中国医学学术发布首选平台”。

长按指纹

识别图中

我们!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人民大会堂活动
北京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jc/9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