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是什么
2018-3-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相信很多人都经历过眩晕,头晕目眩,眼前东西乱晃,到医院一问大夫,大夫就说这是“眩晕”。那么眩晕是什么病呢?
严格的意义上来说,眩晕不是病,而是症,眩晕指的是感觉自己在动或周围事物在动,天旋地转的感觉。头昏昏沉沉的不在此列,头重脚轻的不在此列。
那么,都哪些病可以引起眩晕呢?为什么眩晕这么多人容易得上呢?让我们看看眩晕的分类:
能引起眩晕的疾病很多,但大多数是引起了内耳迷路、前庭神经(包括前庭、前庭神经颅外段、前庭神经核)、小脑、脑干、大脑颞叶病变,导致眩晕的产生,故临床上将眩晕分为周围性眩晕及中枢性眩晕,其中在眩晕的总发病人群中周围性眩晕占70%,中枢性眩晕占30%,周围性眩晕多见于中青年人,中枢性眩晕多见于老年人或有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人群。
周围性眩晕,主要常见于:急性迷路炎(前庭神经元炎)、梅尼埃病(内耳迷路积水)、耳石症等。
急性迷路炎,又称为前庭神经炎,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胃肠道感染史,可有眩晕、恶心、呕吐。与体位有一定相关性,但无绝对相关性,多数有一定的自限性。
梅尼埃病,又称为美尼尔氏综合征,又称为内耳迷路水肿,主要表现为眩晕、耳鸣、耳闷,耳鼻喉科有一种说法:没有耳鸣耳闷的眩晕不是梅尼埃病,与体位无明显相关性,但卧位休息及闭眼时症状稍轻。可反复发作,多次发作后耳部听力会下降。
耳石症,又称为良性位置性眩晕,与体位明显相关,发病初期可有持续性眩晕,之后会有耐受性,往往不动不晕,一动就晕,而且是特定体位时眩晕,耐受期时眩晕持续时间往往数秒或十余秒。不伴有耳鸣耳闷,无听力下降,但可反复发作。
周围性眩晕的发作特点为:症状重,持续时间短,倾倒方向与眼震慢相一致,与头位有关,可伴恶心、呕吐、出汗、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
中枢性眩晕,主要常见于:椎基底动脉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小脑梗塞或出血、脑干梗塞或出血,听神经瘤、第四脑室肿瘤、颞叶肿瘤、颞叶癫痫等。
其中较为常见的为小脑梗塞或出血,主要表现为共济失调、较轻的眩晕感,同时眩晕与体位无明显相关性,小脑半球病变者可出现同侧共济失调、行走时步基增宽、向同侧倾倒,小脑蚓部病变者可引起站立不稳、前后倾倒。
脑干(脑桥或延髓)梗塞或出血者,常常除眩晕外可引起其他脑神经损害、肢体瘫痪。
颞叶病变的常引起抽搐。
中枢性眩晕引起出汗、面色苍白等自主神经症状的较少见。
眩晕的发病原因很多,但往往临床上对眩晕患者首先要排除中枢性眩晕可能,这是因为中枢性眩晕一旦进展容易导致高致残、致死率,造成严重后果。而周围性眩晕预后较好,无明显不良后果。但早日明确眩晕原因有助于尽早减轻患者痛苦,预防复发。比如如果确定患者为耳石症,那么可能应用简单的手法复位就能减轻患者痛苦,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及减少治疗费用。
眩晕不可怕,明确诊断很重要,借助专业细心的查体方法及现代化的医疗设备,相信很快能够明确病因,还您健康无忧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