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心慌胸闷,危险信号已发出,不得不

2017-4-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很多女性趁着星期天或节假日去逛商场,一天下来头昏脑涨,其实这就是缺氧了。越是在大城市工作的白领,越是会经常感到疲劳、胸闷、心慌、头晕、烦躁、失眠以及压力大,脑部长期的超负荷运转,这些都是会造成相对缺氧的。缺氧有三个等级,轻度缺氧:无明显的呼吸困难,仅有轻度紫绀,神志清楚;中度缺氧:紫绀明显,呼吸困难,神志正常或烦躁不安;重度缺氧:显著紫绀,三凹征明显(胸骨上、锁骨上和肋间隙凹陷),病人失去正常活动能力呈昏迷或半昏迷状态。

随着自然环境的日益破坏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人们相对缺氧,75%以上的人都处于亚健康状态。缺氧对人体的影响非常严重,中断脑氧供15-20秒后会出现全身抽搐;正常人脑静脉血氧分压为34mmHg,降至28-25mmHg时,会出现精神错乱等反应;降至20-18mmHg时会意识丧失;降至12mmHg将危及生命。

一般来说,老年人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氧症状,与他们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各脏器功能所发生的蜕行性病变,特别是心肺功能的蜕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心脏

研究表明,从30岁起,由于心肌传导组织的老化和心脏的代偿能力逐步下降,从心脏进入血管的血流量,以平均每年1%的速度递减,即使是健康无病者,至70岁,血流量也会减少30~40%。血流量减少,氧气输送至全身的量自然也会减少。

血管

中老年人的血管呈退行性变化,血管逐渐硬化并出现脂肪斑块沉淀,内膜增厚,使管腔变窄,导致血流量减少,血流速度减缓,连同血红蛋白的携氧能力的下降,直接影响了氧在体内的转化、输送和利用。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中,肺脏的衰老变化最为明显,一个明显的标志是,老年人肺泡的残气量增多:60岁健康人的肺泡残气量,几乎是30岁健康人肺泡残气量的一倍,通气功能大大下降。

人过中年,胸廓也发生变化,肋骨的活动度减少,影响到肺部的通气功能,使摄入体内的氧气减少。肺组织的纤维化也使通气功能降低。

还有造血功能降低,各种生物的活性降低,细胞分化与再生能力降低等等,这些都直接影响机体对于氧的摄入和利用,助长缺氧的发展趋势。

出现生理性缺氧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保证每天至少一个小时低浓度的吸氧,这肯定是有好处的。

吸氧补氧只是改善了身体的供氧状况,恢复和促进代谢过程的良性循环,并没有改变机体特别是呼吸系统的病态。因此对于病理性缺氧患者来说,缺氧是由疾病引起的,疾病未愈,缺氧就不会消除,缓解缺氧症状需要从疾病入手,了解缺氧的真正原因。

就以呼吸疾病患者为例,正常情况下,气管、支气管为了保护自身、湿润空气会不断地分泌出一种含有水、糖类、蛋白质及矿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质。呼吸疾病患者的气道里长期存在炎症,在感染或吸入烟雾、灰尘等多种致病因素作用,可产生大量痰液。痰液会造成气道狭窄、阻塞,影响通气换气功能。因此,呼吸疾病患者只有及时排出黏痰、清理气道才能缓解缺氧症状。

对于肺气肿等呼吸疾病患者来说,吸氧有可能会造成更大程度的缺氧,这是为什么呢?

呼吸呼吸,有呼才有吸,人们对于窒息的认识,大部分停留在“吸不进气”的层面。其实,呼不出气同样备受折磨。因为呼不出气,残气占位,氧气无法进入,这是肺气肿患者长期处于缺氧状态的主要原因。

肺气肿患者的肺泡多数呈膨胀扩张状态,肺内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潴留,部分肺泡就像是被吹胀了的气球一样失去了弹性,肺泡内的气体处于一种“只进不出”的状态,氧气挤进来,被输送至毛细血管的同时,又有二氧化碳产出,潴留于此,肺泡被撑得越来越大,假如患者剧烈咳嗽、用力过度等很可能造成肺泡破裂,使空气进入胸膜腔而发生自发性气胸。

因此,肺气肿患者首先需要将肺内的二氧化碳排出,给氧气腾出足够的空间,才能让氧气进来,缓解缺氧症状。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最专业
普通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jc/74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