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涛教授辨治眩晕病典型案例分享三百二
2022-7-1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一般情况:患者张某,男,27岁,汉,郑州市人,药物过敏史:无。年1月29日初诊。
主诉:间断头晕伴心悸1周。
现病史:患者近1周无明显原因出现头晕,心悸,休息后可缓解,纳眠一般,二便可。舌质红、尖尤甚,苔薄白,脉沉细。既往史:高血压病史8年。舌质红、尖尤甚,苔薄白,脉沉细。血压:/mmHg。心率96次/分。
中医诊断:眩晕病
证型:肝阳上亢
治法:平肝潜阳
初诊方药:
年2月2日二诊:患者服药后头晕,心悸较前减轻,纳可,眠一般,二便可。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血压:/90mmHg。
处理:1月29日方加杜仲10g,车前草24g,丹参20g,去甘草,余不变。9剂,水冲服,日一剂。
年2月16日三诊:患者服药后头晕,心悸明显减轻,纳可,眠一般,二便可。舌质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血压:/90mmHg。
处理:2月2日汤药菊花改20g,谷精草改20g,去川牛膝改怀牛膝24g,余不变。9剂,水冲服,日一剂。
按语:据患者症状及舌质脉象,归属中医“眩晕”范畴。辨为肝阳上亢证,治以平肝潜阳为法,方用天麻钩藤饮加减。方中天麻,又名定风草,入肝经,能平肝潜阳、息风定惊;钩藤入肝心包经,为息风静火之品;石决明咸寒入血除热,又能入肝肾补阴,肝经不足者,断不可少。三者均为方中之君药;黄芩、谷精草、菊花清热泻火,清肝明目,使肝经之热不至偏亢,为臣药;川牛膝活血化瘀;竹茹清热化痰;甘草调和药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