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讲堂天旋地转要警惕眩晕
2016-11-2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眩晕是人体空间定位障碍产生的一种运动错觉。根计报告有88多种疾病能引起眩晕。
1.眩和晕有何不同?
眩晕发病时以眼花、视物不清和昏暗发黑为眩;以视物旋转,或如天旋地转不能站立为晕,二者常同时发生,故统称为眩晕。
2.眩晕发病时的情况如何?有什么危险?
轻度眩晕者闭目即止;重度眩晕者如坐车舟,或伴有恶心呕吐、心慌出汗、甚至肢体偏斜欲倒等症状。眩晕症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涉及到多种学科,几十种疾病。患者应积极预防,控制原发病;一旦医院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3.缺乏锻炼或运动时间过长,会出现头晕吗?
平日缺乏锻炼、心肺功能较弱,如果突然剧烈运动,可出现头晕。运动时间过长,体内营养物质耗损过多,血糖浓度降低,或者剧烈运动时,呼吸加快体内氧气供应不足也易产生眩晕。
4.哪些疾病会引起眩晕?
?高血压病可由于情绪变化、精神紧张或受精神刺激等因素的影响。
?低血压症患者以年轻人多见,容易反复发作。
?动脉硬化造成脑血栓附着可诱发脑缺血发作眩晕。
?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患者血压低、心脏输出血量减少、血流迟缓而致前庭系缺氧出现眩晕。
?局部原因:耳垢过多、中耳疾患、听神经瘤、急性内耳炎与美尼尔氏。
5.中医对眩晕的看法如何?
中医认为,眩晕可由风、痰、虚引起,故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的说法。眩晕以肝脾肾虚为其内因,外因为外感风邪所致,属本虚标实之证。故其发病脏腑主要为肝、脾、肾。
6.针对以上病因,中医如何辨证及用药?
中医把眩晕分为虚、实两种症型。但患者通常不会只有单纯的实证或虚证,故需要辨证治疗,中医在治疗眩晕有四种症型,即肝气不调型、痰浊中阻型、肾精不足型、气血亏虚型。常用方剂有镇肝熄风汤、半夏白术天麻汤、补肾益精汤、归脾汤等。常用中药有天麻、钩藤、夏枯草、玄参、龙骨、牡蛎、代赭石、半夏、白术、当归、党参、龟板、茯神、枸杞子、菊花、山药、熟地等
7.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眩晕,该如何预防和培养自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若有人经常眩晕,宜保持心情舒畅,发作时应静卧休息,选择最舒适体位,避免声光刺激;注意防止摔倒;此外,发作间歇期不宜单独外出,以防事故;适当参加体育锻炼。
?眩晕由颈椎病引起者,要选用合适枕头,避免长期
低头,要注意保暖。
?眩晕由高血压、动脉硬化引起者,要经常测量血压,保持血压稳定,控制饮食及血脂,饮食宜清淡,情绪要稳定。
?眩晕由贫血引起者应适当增加营养,可应用食物疗法及辅助药物治疗。
石、半夏、白术、当归、党参、龟板、茯神、枸杞子、菊花、山药、熟地等
8.有没有简单的饮疗法,可以改善眩晕?
以下介绍可预防与改善因高血压而引发眩晕的简单的饮疗法:
?经常食用含钾多的香蕉、柠檬、梨、绿豆等;或用芹菜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这些适用于高血压、肝火亢盛之眩晕。
?用芹菜克、苦瓜30克,用沸水烫2分钟,切碎绞汁,加砂糖适量,开水冲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适用于高血压、阴虚阳元之眩晕
?龙眼肉50克、鸡蛋1只、枣30枚,加粳米适量同煮常服,用于气血不足之眩晕患者。
苏成吉博士简介
苏成吉,博士,男,新加坡籍。现为新加坡卫生部中医管理委员会注册中医师/针灸师、新加坡中医管理委員会自愿性中医继续教育(CTE)培訓導師、新加坡南大中医带教顾问医师及住院中医师配对计划临床导师、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常务副主席及继续教育委員会常务執行委員、世界中联教育指导委员会理事、中国广西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医院特聘客座专家。
曾获得世界手法医学联合会颁发最佳机构优秀奖、特殊贡献奖及最佳个人成果优秀奖(AcupunctureTreatmentinEyeDiseases)及首届评选世界手法医学与传统疗法名医奖。
积极参加各地学术研讨会及学习班,以提高专业水平。参编专著4部,在国内外学术会议或专业刊物发表论文近20余篇;曾多次于国内统筹中医义诊工作;为中国.东盟传统医药高峰论坛受邀演讲佳宾;于国内外多家学院、民众俱乐部、宗乡会馆作公开讲座,深获好评。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投稿张医师(欢迎您原创投稿)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权威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