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头晕烦恼多,中医调理除顽疾
2022-5-11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儿童白癜风的饮食症状是怎样 http://news.39.net/bjzkhbzy/170102/5188965.html
头晕的原因有哪些?
1.耳源性头晕
即真性眩晕,其头晕症状多较严重,一般没有颅神经和脑实质损害症状,仅呈耳部损害头晕等表现。常见引起耳源性头晕的病因有:外耳病变,如叮狞压迫、异物阻塞等;中耳病变,如中耳灸、鼓膜内陷或钙化、耳硬化症、耳咽管阻塞等;内耳病变,如迷路炎、运动病、迷路外伤、位置性眩晕、变态反应、内耳血管病(前店卒中)、前庭系中毒、内耳特殊感染等。神经元病变引起的头晕
2.神经元病变
引起的头晕多是由于颅内神经或者脑实质损害致病所导致,头晕一般较重且症状持续较久。常见病因有:炎性疾患,如前庭神经元炎、脑干、小脑、脑膜炎等;血管病,如小脑后下动脉血栓形成、椎一基底动脉供血降碍,颈性血管神经压迫综合征、蛛网膜下腔出血,小脑出血等;此外还有颅脑肿瘤压迫神经元、颅内高压等可以引起头晕表甚至一些颅脑外伤,如颅脑外伤,脑干、小肠伤,岩骨骨折等也可以导致神经元受损而出现头晕症状。眼源性头晕
3.眼源性头晕
表现为睁眼视物时头晕加重,闭眼疲状减轻或消失。多为眼肌病、屈光不正、青光眼或视觉障碍等引起。全身疾病性头晕
4.全身疾病性
头晕一般没有视物转动感,常表现为头昏沉和站立不稳、客与躯体疾患相伴随。常见引起头晕的疾病有: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心脏病、血管炎及颈动脉窦综台征等‘全身感染及中毒疾病,如发热、胆囊炎、肺部感染、—氧化碳中毒等;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如高脂血症、糖尿病、低血糖、甲状腺功能异常、更年期综合征;血液病,如红细胞增多症、高凝滞血症、贫血等;以及其他疾病如各种原因所致的慢性脑缺氧、偏头痛、肿瘤等。
5.精神性疾病引起头晕
精神性的头晕常表现为感觉头重脚轻、站立不稳或有自身晃动感。多为神经衰弱、癔病、强迫性神经症等神经官能症症状。
头晕怎么办?
感冒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可以是婴儿也可以是老年人,有轻有重,很多人认为感冒并不算是什么大病,吃点药就行了,其实感冒如果不加以有效治疗是很有可能导致病发其他疾病的。有些感冒严重的患者也时常会感到头晕,头疼,这都是很常见的,但是常见并不意味着它就没危险,总之对于感冒我们不能掉以轻心。
感冒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不陌生,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步骤/方法
1.日常生活中,难免都会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感染病毒,从而导致感冒,无论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都会给人带来一些不舒服的感觉,出现发热头晕的现象,这时千万不要掉以轻心,医院就诊是不可忽视的。
2.在平时的生活中一定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要多喝水,保证人体水分的充足,是防止感冒的有效方法,同时还要注意要早睡早起,规律作息,不要熬夜,充足健康的睡眠也是我们身体健康的保障。
3.在我们日常的工作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在长时间的工作后要进行适当的休息,缓解身体上的疲劳,让身体和心理都得以放松,平时还要坚持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体质和抵抗力。
注意事项
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且保持作息时间规律,工作学习都能处于一个健康的心态中,同时,多多休息,保持良好的睡眠,适当的进行体育锻炼,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事情。
中医治疗头晕的方法
1.药枕疗法
配方1:夏枯草、荷叶、竹叶、公英、菊花各50g,研为细末,装入布袋中,当枕芯用,连续1~2月。
配方2:野菊花g,红花g,薄荷g,冬桑叶、辛夷、冰片各50g,共研粗末,装入枕芯,3个月为一疗程。
此二方均可清热平肝,适用于肝阳上亢所致的眩晕。
2.湿热敷法
药用当归、伸筋草、路路通、丹参各50g,防风、雪上一枝莲各20g,白芷花10g,乳香15g。捣碎和匀,分装布袋中,放入水中浸泡约20分钟后,放入蒸锅中加热20分钟,取出降温至50℃左右时,置于颈部热熨。每次30分钟,凉了可再加热,每日2次,10日为一疗程。有条件者,亦可将上述药物加水煎煮,取浓缩液至ml,用8cm×12cm与12cm×12cm绒布两块,浸透药汁,置于颈部,并加置相等大小的两块电极板,通以15mA强度的直流电作离子透入。本法是中医湿敷疗法的扩大应用,利用直流电使药物离子通过皮肤、黏膜引入机体内,达到治疗目的。
3.塞耳疗法
灵磁石10g,研为细末,分成2份,用纱布包裹,塞于双耳中,每日1~2次,每次1小时,连续5~7天。可平肝潜阳,适用于肾虚眩晕。民间还有用鲜生地塞患侧耳治眩晕法。
4.耳穴疗法
取米粒大小之冰片,放在0.5cm×0.5cm的橡皮膏中心,贴于双耳穴上(取穴:神门、脑、皮质下、交感,双侧,每次2~3个穴位),3天1换,4次为1疗程。用药时应将橡皮膏严格密封周围,防止冰片挥发。个别人贴药后有欲寐感,以后转清醒,不必多虑。本方也可治失眠证。
5.敷百会法
蓖麻仁、生半夏各等量,共捣成膏状,外敷于百会穴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2~3天。可化痰除湿,适用于痰湿眩晕,一般用药30分钟后眩晕可明显减轻。
6.填脐疗法
黄芪、五味子各10g,研为细末,加清水适量调为稀糊状,外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健脾益气,适用于气血亏虚所致的眩晕。
7.敷手心法
曼陀罗叶10g。最好用鲜叶,捣碎,加白酒数滴,包于左手掌心,每日换药2次,对肝阳上扰引起的眩晕效果较好。本品有毒,慎勿内服。
8.敷涌泉法
吴茱萸20g,肉桂2g,共研细末,米醋调匀,捏成饼状,于睡前贴敷于双足心涌泉穴,次晨取下,连续3~5次。或取吴茱萸适量,研为细末,用米醋或凡士林适量调为膏糊状外敷双足心涌泉穴,每日1换,连续10~15天。可引热下行,适用于眩晕耳鸣,烦躁多梦,颜面潮红。
9.足浴疗法
取山栀子、钩藤各 10g,水煎取药液泡脚,每日 1~2次,每次 15~30分钟,连续 5~7天;也可用夏枯草30g,钩藤、桑叶、菊花各 20g,水煎足浴。此法适用于肝阳上亢型眩晕。
10.穴位注射法
患者取坐位,选准双侧风池穴,医者用5号皮试针抽取复方丹参注射液2ml,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将针快速刺入皮下组织,缓慢推进0.5~0.8寸,得气后回抽无血,将药液缓缓推入,每穴各1ml,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1周。此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较佳。
▼往期精彩回顾▼防感染,提高免疫力是关键!按央视“官宣”做医院里“艾”香飘,驱疫戾、防感染,“艾”你安安心心来就诊…你不了解的中医蜡疗--医院都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