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共识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

2021-7-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医院哈尔滨哪家好 http://m.39.net/pf/a_6084137.html

论坛导读: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是指由脑血管病变引起、并以前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症候群。对于部分缺乏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患者而言,其早期确诊仍极具挑战性。为此,版专家共识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发布,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早期识别与规范诊疗能力。关于血管源性头晕/眩晕的诊断和治疗,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诊断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断流程主要根据病史明确前庭症状与综合征类型信息,结合支持中枢性病变的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选择适合的影像学检查确认责任病灶或血管,并综合评估病因机制。

治疗

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治疗内容包括对症治疗、对因治疗、预防治疗及康复治疗。原则上应遵循相关诊疗规范与指南,制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对症治疗

对于眩晕症状严重或呕吐剧烈的患者可短期使用前庭抑制剂改善症状,在减轻症状同时积极评估病因。常用药物包括抗组胺药物、苯二氮卓类与止吐药物,在前庭症状改善后应尽快停用上述药物,以避免损害前庭中枢代偿恢复能力。

对因治疗

根据相关指南推荐对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患者早期积极进行对因治疗,缺血性卒中应依据病情选择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抗血小板或抗凝等改善脑血循环治疗,以及给予他汀类药物、神经保护等其他治疗方案;对于出现神经功能恶化或脑干受压的小脑梗死或出血者,无论有无脑室梗阻致脑积水的表现,均应尽快手术干预。

预防治疗

根据相关指南推荐对缺血性卒中或TIA所致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开展卒中二级预防,包括选择抗血小板或抗凝药物预防卒中复发,积极控制卒中相关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脂代谢异常、糖代谢异常及糖尿病、吸烟、睡眠呼吸暂停及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康复治疗

对于存在前庭功能障碍的血管源性头晕/眩晕患者,前庭康复治疗有助于促进中枢前庭功能重塑、减少失衡感和振动幻视、提高移动过程中平衡功能、动态视敏度及整体状态。中枢前庭功能障碍的前庭康复治疗应强调头眼运动与步态平衡性活动同步训练,并建议物理训练联合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治疗依从性和预后。

常用药物包括倍他司汀、银杏叶提取物,有助于加速前庭代偿,促进前庭康复,建议疗程3~6个月。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医药教育协会眩晕专业委员会.血管源性头晕/眩晕诊疗中国专家共识.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27:-.

(点击看原文)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jc/1322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