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中的贵州榜样论文写在大地上

2017-3-12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讲述人:潘学军

贵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副主任、果树研究室主任潘学军

同事们总叫我“核专家”,其实我来贵州之前,硕士、博士期间搞的都是葡萄研究,对核桃了解甚少。年,贵大与赫章县合作,学校鼓励我去试一下,山区要脱贫,发展果树潜力巨大,我是党员科技工作者,就应该有这份担当。

发展产业,要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我在调研基础上,为县里制定了《赫章县百万亩核桃产业发展规划》,具体指导全县核桃产业发展。由于赫章核桃产业强势崛起,引起了省委、省政府对核桃产业的高度重视,年,第一个“贵州省核桃产业化扶贫建设规划”应运而生。

为选育优良核桃品种,我用两年时间走遍了全省88个县。有时,自带干粮吃完了,饿得头晕眼花,老乡看见了把我拉到他们家里去,烤两个洋芋给我吃,他们的淳朴让我感动,但他们家里的贫穷更让我心酸,这更激起我想帮他们早日脱贫的愿望。

为防止蛇咬,每次进山,不仅要带上蛇药,还要用绷带从脚缠到大腿。我是北方人,南方的潮湿和多年上山下坡的辛劳,使我患上了严重的关节炎。十年耕耘,天道酬勤,我们培育了“黔核”系列4个核桃新品种,研发了核桃专用肥,获得了核桃嫁接方面的国家发明专利3项。我把选育的4个核桃新品种和多项技术无偿地送给政府、企业和农户使用。

赫章县选用了我们的核桃科技成果。为获得老百姓认可,我专门找了块示范地。十年来,我坚持每年用近三分之二的时间带着农户干。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时,坚持手把手教,每次到核桃地,我都随身携带果树剪刀,给农户传授剪枝整形的技术。为了让老百姓听得懂,我还学会了赫章话。大家都还亲切地称我为“潘核桃”,并把我带领大家种核桃的事情编成了彝族山歌,四处传唱。

十年来,我不仅自己带头种核桃,还带着我的研究生、本科生一起去攻关。培养他们对农民、农业、农村的感情,把所学的知识用于帮助农户脱贫致富。目前,我们帮助基层科技特派员余人实现创业,培训果农1.4万余人次,使赫章县核桃种植面积从14万亩增加到万亩,年产值从3亿元增加到15亿元,种植户年人均增收元。赫章县也因此被国家确定为核桃良种繁育基地,成为了全省核桃产业的标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我们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一定牢记在心,更加努力地履行一个党员科技工作者的职责,为贵州脱贫攻坚做出新贡献,谱写新华章!

审稿:冯建洪

编辑:刘媛









































北京治疗白癜风疼不疼
重庆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by/70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