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头晕别大意或是这些疾病征兆
2017-1-2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老人由于体质特殊,经常会出现头晕目眩的现象,天气一凉,老年人头晕现象更是多了起来,而大多数人则不以为然,认为很正常。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老年人头晕很可能就是某些疾病的征兆。如果老人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的表现首先考虑脑椎供血不足、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等原因引起的脑性眩晕的可能。另外,血粘度高、高血脂、高血压、血小板增多等病症也会令人感到头晕。
天气冷老人更容易头晕
冬季气温低,寒凉会刺激人体血管收缩,引起供血不足。而且血压和血糖都会有变化,即使身体健康的人血压都会升高一些,更不用说血压本来就偏高的老年人了。
一般的老年人到了冬季可能会因为脑部供血不足出现头晕头痛,本身就有高血压、高血糖的老年人除了会感到头晕头痛之外,还要提防脑梗。
老年人头晕是怎么回事
老人头晕或是这些疾病在作怪:
1.心脏疾病
成人的正常心律是60~次/分,一旦低于60次/分,就属于心动过缓。如果老人发生心跳缓慢,心脏向全身泵出的血液量就会减少,此时除了出现心慌、胸闷等心律失常的症状外,还会出现全身血液循环不好、供血不足的症状,如手脚冰凉、面色苍白、头晕甚至昏倒。
医生提醒,心跳过缓导致大脑供血不足通常会出现头晕的症状,如果经常头晕,最好 高血压患者早期多无症状,偶尔体检时会发现血压增高,或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感到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失眠、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
在高血压众多非特异的症状中,头晕最为常见,且呈持续性,而非阵发性,一般不伴视物旋转,有的为一过性,常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出现。与内耳性眩晕、前庭神经炎等所致的眩晕有明显不同。
3.低血压
对于高龄老人来说,如果基础疾病控制平稳且头晕是发生在早餐后,最好 如果症状长期不能改善,需要尽快就医,并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和干预。
4.颈椎病
颈椎病患者如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等,常出现颈部发紧、灵活度受限、偶有疼痛、手指发麻、发凉等症状。如果颈椎增生挤压颈部椎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就会引起头晕。这时应该到骨科就诊,及时治疗原发病才能缓解头晕的症状。
5.血粘度高
高血脂、血小板增多症等均可使血粘度增高,血流缓慢,造成脑部供血不足,发生容易疲倦、头晕、乏力等症状。其中造成高血脂的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平素饮食结构的不合理,患者大量吃高脂肪、胆固醇的食物,而又不爱运动。目前该类疾病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
6.脑动脉硬化病
患者自觉头晕,且经常失眠、耳鸣、情绪不稳、健忘、四肢发麻。脑动脉硬化使脑血管内径变小,脑内血流下降,产生脑供血、供氧不足,引起头晕。
7.耳石症
“耳石症”又叫位置性眩晕,听起来十分陌生,其实是一种常见的眩晕病,往往由一定的头位或体位诱发,持续时间短于30秒,眩晕程度较剧烈,变换体位到另一侧后会迅速好转,重复某种体位后症状又会出现。多见于40岁到60岁的成人,是老年人眩晕最普遍的原因之一。
如果老年人有类似症状,需要及时就医,一般可通过手法复位治疗,应请有经验、治疗眩晕的专科医生诊治。
8.贫血
老人头晕还可能是因为贫血,贫血不仅会加速老年人脏器功能的衰退,而且会加重原有的慢性病,贫血背后有时还隐藏着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等不容忽视的严重问题。
老年人在出现头晕、乏力、面色苍白等症状时,不要以为自己只是心脏有毛病或者脑供血不足,医院检查一下是否贫血,若是贫血,必要时需及时就医。
除了上面所说的几种疾病外,老人头晕还可能是缺血性疾病、美尼尔氏综合征等。
老年人头晕如何预防
中医认为,老人头晕大体有以下诸种原因:肝肾不足,精血亏虚,不能上荣于脑;肝阴不足,肝阳上亢;膏梁厚味,化湿生痰,痰浊蒙蔽清阳;脾气虚弱,气血生化不足。根据具体病情,常予补益肝肾养血活血、滋阴潜阳;健脾补血;化湿通络法治疗。
对于头晕最好的解决办法还是预防。老人定期作血压、心音、心律,以及血常规、血脂、血粘度、脑电图、脑血流图、颈部X线等检查,防患于未然,是极必要的。
此外,建议老年朋友制定合理的保健方案:
戒烟酒,忌生、冷、油腻以及过咸过辣过酸的食物。尤其动物肝、肾、肠等肉食和蛋清、鱼子要少吃。
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芽、瓜类、黑木耳、芹菜、荸荠、豆、奶、鱼、虾等。像冠心病患者特别推荐草莓汁,有调查表明此种果汁有益于预防冠心病。
经常练太极拳有助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而且太极拳作为一种动作舒缓的体育运动,有活血舒筋的作用。可祛病强身。
老人常头晕可适当调脾健胃
在排除感冒、颈椎病、心脑血管病、睡眠不足等疾病因素之后,在中医看来,头昏、眩晕等症状,也有可能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的表现。其中,脾虚就是常见的原因。
所谓“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健运,才能正常运输营养物质到全身,使人体元气充足,脏腑功能旺盛。一旦脾的运化减弱,不仅气血津液生成不足,气血阴阳亏损,还会使水湿停滞体内,出现腹胀、便溏等症状。时间长了,便会“聚湿成痰”,使气血经络受阻,由量变引起质变,诱发其他症状,如水肿、头昏、眩晕等,甚至出现脑卒中等。
因此,脾的作用关乎全身,也是大脑的“助推器”。特别是对脏腑机能逐渐衰退的老年人来说,更要注意调脾健胃,以免“生化乏源”。
日常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少吃油腻,多吃粗粮、蔬菜等;
少量多餐,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注意温凉适中,咸淡适宜。
每天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帮助流动气血、畅达气机、活动关节,加强脾的运化功能。
必要时,可适当用党参、白术、茯苓、黄芪等健脾益气,配合熟地黄、山茱萸等滋阴补肾,平衡五脏。
信息源自:39健康网,人民网,网络综合
内容整理:中风知多点,转载请注明
More清理血管的特效菜,30岁后一定要多吃!
热水泡脚猝死?冬季热水泡脚要注意这些!
血管堵塞致猝死?这些毒素让血管长垢
哪些人最容易得胃癌
告诉爸妈:冬天这么吃能防病养生延年益寿
七类人最易中风快看看爸妈有无“中招”
预防中风冬天需留意爸妈这些症状
警醒!为什么身边得癌症的人越来越多?
冬季应对心血管病全攻略
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之道
北京如何治疗白癜风百癣夏塔热片治白癜风效果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