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篇针刀松解安眠2穴治疗颈性眩晕症
2016-11-29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这是颈肩腰腿痛康复之家(帐号:jjyttkfzj)分享的文章,我们是颈肩腰腿痛康复资讯的传播者,治未病理念的倡导者,绿色治疗与养生的实践者。
颈性眩晕症是由于颈背部软组织病变导致颈椎节段性失稳,而引起的椎动脉供血不足产生的眩晕,为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近2年来,笔者采用小针刀松解安眠2穴治疗颈性眩晕症50例,疗效颇为满意,现总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男23例,女27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9岁;病程最短2周,最长12年。所有患者均具有眩晕症状,经脑血流图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旋颈试验(又称椎动脉扭曲试验)阳性(即患者头略后仰或前屈,嘱其自主左右旋转,若出现头晕眼花等脑动脉供血不足表现时为阳性)。
2治疗方法
(1)取穴安眠2(位于风池与翳风2穴的连线上,外3/4与内1/4的交点处),选准穴位后,以龙胆紫药水作标记。
(2)方法患者取坐位,俯头于桌上。施术区域备皮,皮肤常规消毒后,铺无菌洞巾,选用汉章牌4号针刀,使刀口线与脊柱纵轴方向平行,针身与手术区骨面垂直,有控制性加压刺入,刀口达到骨面后,行纵行疏通和横行剥离手法,再将针刀提至皮下,刀口线调转90度,横行排切至骨面,约2~3刀,出针刀,创口以创可贴覆盖。手术完毕后,做颈椎斜扳手法。经上述治疗5天后,若仍有眩晕症状,再行下1次治疗,治疗1~3次后统计疗效。
3治疗效果
治愈:眩晕及阳性体征消失,计37例,占74.0%;好转:眩晕及阳体征减轻,计8例,占16.0%;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善,计5例,占10.0%。总有效率为90.0%。其中32例患者经1次治疗即愈。随访1~2年未复发。
4体会
安眠2穴为经外奇穴,具有安神定志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眩晕。现代医学认为,颈椎器质性病变并非导致颈性眩晕的主要原因。颈性眩晕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颈部软组织损伤病变产生的异常应力导致颈椎力学平衡结构破坏,进而引起颈椎节段性失稳,尤其是中上颈段的失稳,使颈交感神经及椎交感丛突然或持久受到刺激而发生椎动脉痉挛所引起。小针刀松解安眠2穴,并辅以颈椎斜扳手法,可以松解颈部软组织痉挛与挛缩,恢复颈椎的正常序列与力学平衡,减轻或消除对交感神经与椎交感丛的刺激,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的正常血运,达到治疗目的。
看完文章欢迎交流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