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多寐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2016-11-25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重要小贴士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现已推出V2.5密码狗版本,将于年10月31日-11月1日举办第六期培训班,详细信息请查看平台功能栏。

小编有话说:是我们新开的栏目,旨在把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发表的最新论文呈现在大家面前,供老师同学们参考。希望能为大家的研究工作开拓思路。

⊙作者:宋立家,郭花珍⊙编辑:小余

“多寐”之病名首见于清·沈金鏊所著之《杂病源流犀烛·不寐多寐源流》。多寐是指不分昼夜,时时欲睡,呼之即醒,醒后复睡的病证,亦称“嗜卧”、“多卧”、“多睡”。多寐的病人仅少数见于“发作性睡病”,而大部分病人,尤其中老年病人,多与老年病有关,且与中风病的发生有着更密切的关系。因此,对多寐病的治疗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中医对该病症的治疗有一定的优势,且古代文献中治疗多寐的方剂颇多,分析和总结治疗多寐方剂的组方规律,对提高中医防治多寐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中医方剂大辞典》将历代中医药著作中的方剂进行了整理、研究、编撰,是对中医方剂研究成果的一次大总结。本文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软件对《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多寐方剂的组方规律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资料与方法

1.1处方来源《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收载的治疗多寐的内服方剂。

1.2处方筛选收集并筛选《中医方剂大辞典》中“主治”或者“功用”项中明确载有“多寐”、“嗜卧”、“多卧”、“多睡”的方剂,排除组成重复及单味药的方剂,如:《中医方剂大辞典》第三册所载:“平胃散[方源]《嵩崖尊生》卷八。[组成]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白术,防风。[主治]湿盛体重,或泻,多寐”,其中“主治”项中明确记载“多寐”,故纳入。通过筛选,共收集治疗多寐方剂首。

1.3处方录入与核对将上述筛选的方剂由专人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对古方中的药物名称按照《中国药典》与《中药大辞典》记载的正名进行统一,如“玉竹”,古方中或称“葳蕤”,录入时统一为“玉竹”,以确保数据分析时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完成录入后,由双人负责对录入数据源进行审核,确保数据源的准确。

1.4数据分析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数据分析”模块中“方剂分析”功能,进行组方规律分析。其程序如下:

1.4.1提取数据在“中医疾病”项中输入“多寐”,提取出治疗多寐的全部方剂。

1.4.2用药频次统计对多寐方剂中药物的进行“频次统计”,并按照药物频次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对高频药物进行列表。

1.4.3组方规律分析进行方剂“组方规律”分析,将“支持度个数”(表示在所有方剂中药物同时出现的次数)设为15,“置信度”设为0.9,将照药物组合出现频次结果导出至Excel文件,进行“用药模式”和“规则分析”,分析所得组合的用药规律。

1.5四气、五味、归经分析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中“统计报表”模块中“方剂分析”功能,进行治疗多寐方剂四气、五味、归经的规律分析。

2结果

2.1用药频次分析

《中医方剂大辞典》中治疗多寐的首方剂包含味药物,进行“频次统计”,可得到治疗多寐药物频次从高到低的排序。使用频次在8以上的药物共33味,见表1。

2.2基于关联规则的方剂组方规律分析

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的分析界面上,设定“支持度”为15,“置信度”设为0.95,点击“用药模式”,得到常用药物组合18个,包含10味中药,其中出现频度最高的药物组合人参-白术,出现频度28,占总处方的27.7%。按照出现频度整理为表2。点击“规则分析”,分析所得组合的规则表3,并对关联情况进行网络化展示(见图1)。

图1治疗多寐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展示

2.3四气、五味、归经分析

治疗多寐方剂药性分析(四气、五味、归经):药性分析反映了治疗多寐方剂发挥功效的主要方向。药物以温性、苦和辛味药为主,此类药物多具有祛痰、行血气的作用。归经可以看出治疗不寐方剂,古人主要以脾论治,见表4-6。

3讨论

3.1治疗多寐应以健脾益气、温阳化痰、醒神开窍为主要治法。

中医学认为,多寐分虚、实两类,虚主要为脾(胃)、肾、心阳气亏虚,精血不足;实则为湿邪、痰浊、郁热、瘀血等阻滞脉络,蒙塞脑窍。病机关键是湿、痰、浊、热、瘀等壅郁而困滞阳气,或阳虚气弱精损血亏,脑失所养。黄氏等指出多寐属脑系疾病,但与脾胃密切相关,主张多寐应从脾胃论治。李东垣在《脾胃论·卷上》中指出:“脾胃之虚,怠惰嗜卧”。《丹溪心法·中湿》指出:“脾胃受湿,沉困无力,怠惰好卧”。指出脾胃亏虚和脾胃受湿均可导致多寐。通过对多寐方剂的药物使用频次进行分析,发现治疗多寐的药物多为健脾益气、温阳化痰、醒神开窍之品,因此治疗该病,应以健脾益气、温阳化痰、醒神开窍为其主要治法,并根据不同兼证,酌情配伍具有疏肝、理气、消食、养阴等功效药物,以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

3.2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治疗多寐的核心药物,四君子汤可为治疗多寐的基础方。

通过对用药模式和规则进行分析,共筛选出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陈皮、炙甘草、厚朴、半夏、黄芪等10味常用药物。进一步将支持度提高到21.5%后,筛选出人参、白术、茯苓、甘草4味核心药物,通过与数据库中的多寐方剂进行相似性分析,发现以上药物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记载的四君子汤的药物组成完全一致,方中人参为君,甘温益气,健脾养胃。臣以苦温之白术,健脾燥湿,加强益气助运之力;佐以甘淡茯苓,健脾渗湿,苓、术相配,则健脾祛湿之功益著。使以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四药配伍,共奏益气健脾之功。为临床治疗脾胃气虚型多寐的基础方,后世诸多治疗多寐的方剂均由此方随证化裁而成,如《妇人良方》中的六君子汤即为此方加陈皮、半夏化裁而来,耿氏用其治疗不寐病,临床多获良效。

3.3常用药物及高频组合的用药模式可为多寐兼证的治疗提供组方依据。

通过分析药物使用频次、高频组合的用药模式及9味常用药物,可以发现治疗多寐兼证的一般用药规律,即在核心药物的基础上:兼见痰瘀阻窍者,可加大茯苓的用量,并配伍理气、健脾、化痰和活血的药物,如陈皮、半夏、苍术、厚朴、当归、木香等,以加强化痰逐瘀的功效;兼见阳虚者,可配伍温阳之品,如干姜、附子、肉桂等药物以温补脾肾;兼见胃阴虚者,可加麦冬、熟地;因虚致心神失养而多寐者,在补虚的基础上,配伍酸枣仁、远志、茯神等药物以养心醒神;兼有肝气不舒者加柴胡、白芍、青皮等。兼见食积者,可加神曲、麦芽等。常用药物及高频组合的用药模式可为临床多寐兼证的治疗提供组方依据。

3.4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对方剂组方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0)以方剂分析为突破点,集成规则分析、改良的互信息法、复杂系统熵聚类、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等数据挖掘方法,通过“数据录入→数据管理→数据查询→数据分析→网络可视化展示”等功能,对方剂数据集进行处理,以发现组方用药规律。本研究通过运用该系统,对治疗多寐方剂的在药物频次、高频组合的用药模式、核心药物等方面进行了挖掘与分析,发现所筛选出的10味常用药物和4味核心药物与临床实践具有较高的切合度,为今后防治多寐的药物选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综上,治疗不寐病应以四君子汤为基本方,临床结合辨证加减运用,定可获良效。

参考文献:略。

[本文来源:《世界睡眠医学杂志》年4月第2卷第2期,由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编校发表,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北京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最好
怎样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bfz/179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