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晕的治疗药物有哪些
2021-10-24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北京荨麻疹专科医院 http://health.zgny.com.cn/b/b6/13047.html
眩晕是因机体对空间定位障碍而产生的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为无自身运动时的旋转感或摆动感等幻觉,其可由眼、本体感觉或前庭系统疾病引起,也可由心脑血管疾病、贫血、中毒、内分泌疾病及心理疾病引起。眩晕的治疗药物有:
一、前庭抑制剂
1、抗组胺剂:异丙嗪、苯海拉明、美可洛嗪等
2、抗胆碱能剂:东莨菪碱、地芬尼多等
3、苯二氮?类:地西泮等
4、抗多巴胺类:氟哌利多等
这类药物特点:①眩晕发作持续数小时或频繁发作,出现剧烈的自主神经反应并需卧床休息者,一般需使用前庭抑制剂控制症状。②前庭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神经递质而发挥作用,但若使用时间过长,可抑制或减缓前庭代偿,因而急性期症状控制后宜停用。原则使用时间超过3天。其不适于前庭功能永久损害者,头晕一般也不用前庭抑制剂。
二、改善内耳微循环的药物
1、倍他司汀:可改善内耳血供,平衡双侧前庭神经核放电率,并可与中枢组胺受体结合,进而控制眩晕发作。
2、银杏叶提取物:可扩张脑血管、改善血流供应、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并能改善脑缺血、缺氧,减轻脑水肿和脑供血不足造成的脑功能障碍。可用于眩晕、梅尼埃病等。
三、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眩晕发作,可能与其改善内淋巴积水状态、调节免疫功能等有关。在前庭神经炎的短期使用,有助于改善症状。
四、利尿剂:氢氯噻嗪、氨苯蝶啶等。可减轻内淋巴积水,而控制眩晕的发作。
五、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通过抑制钙超载和皮层扩布抑制(CSD)的发生、改善内耳血流和脑微循环、促进前庭功能代偿等多种作用,而预防前庭性偏头痛(VM)的发生,可显著降低VM者的眩晕发作频率和严重程度。适于偏头痛和眩晕。
六、麦角生物碱类药物;尼麦角林。尼麦角林是一种半合成麦角生物碱衍生物,能改善循环而减少眩晕发作。其α受体阻断作用,可能引起直立性低血压。
七、其他:天麻素:可用于后循环缺血、前庭性偏头痛(VM)等。
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