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眩晕为首发表现的神经型布氏杆菌病1例

2021-3-3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pf.39.net/bdfyy/bdfzj/160209/4769970.html

曾燕华,邹慧敏,李红芳,张爱梅,郝延磊

作者单位:济宁医学院附属医学院布氏杆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Brucella)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复杂,常见发热、多汗、关节疼痛、肝脾肿大,症状缺乏特异性。如累及神经系统,则引起神经型布氏杆菌病(Neurobrucellosis,NB),NB症状表现多样,可累及全身多个器官、系统,临床上易误诊,以眩晕起病极其少见,现报道1例于我院诊治的以眩晕为首发表现的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并进行文献复习。病例介绍患者,女性,54岁,职业农民,年2月23日因“发作性头晕、恶心20d入院。患者自入院前20d突感头晕,伴有视物旋转、双侧耳鸣,随即出现恶心、呕吐胃内容物,改变头位症状可加重,无发热、咳嗽、咳痰、腰背疼痛等,医院行颅脑CT未见异常,给予对症治疗,头晕仍反复发作,并逐渐出现多睡,食欲下降、恶心,遂转至我院。查体体温36.3℃,脉搏90次/min,呼吸17次/min,血压/76mmHg,神志清楚,精神欠佳,语言流利,心肺腹未见异常,双下肢无水肿;颅神经(-),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感觉神经检查基本正常。腱反射正常对称,双侧病理征未引出,颈软,无抵抗,Kernig征阴性。辅助检查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血脂血糖、肿瘤标志物、抗核抗体、FT3+FT4+TSH结果未见明显异常。颅脑MRI平扫+MRA、颈部血管彩超未见明显异常。胸片:右下肺结节影。腹部彩超:肝胆胰脾及双肾未见明显异常。入院诊断神经型布氏杆菌病。诊疗经过入院后初步考虑周围性眩晕,给予改善脑循环、止晕等治疗,头晕症状减轻。入院4d夜间突发剧烈头痛,疼痛评分5分,伴恶心、呕吐胃内容物,随即意识不清、呼之不应,伴牙关紧闭、小便失禁,考虑癫痫发作,持续约2min意识恢复,仍头痛,急查颅脑CT未见异常。次日患者出现发热,体温38.5℃,头晕头痛,坐起时明显,并视物模糊,伴有疲乏、无力、多睡。查体:双眼球向左水平眼震,四肢肌力5级,颈抵抗。腰穿检查,脑压mmH2O(80~mmH2O),脑脊液外观无色、透明,白细胞21x/L(0~10x/L)、多个核细胞:0.31,单个H化明显(见图1),颅脑MRV:左侧横窦、乙状窦较对侧变窄,考虑发育所致。考虑结核核性脑膜炎可能性大,与家属沟通后,给予异烟肼、利福平、此嗪酰胺抗结核治疗观察。入院10d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仍头晕,轻微视物模糊,无力、多睡。患者述曾有羊肠线厂工作史2m,与羊有密切接触史,3m前曾发热,其工友有布鲁氏杆菌感染史,不排除布氏杆菌病,遂采血送本市防疫站检·验,并行脑脊液培养,同时给予利福平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结果回示布氏杆菌血清凝集试验(-),但脑脊液培养示:马尔他布鲁菌(见图2)。最终诊断“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医院给予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等治疗,1m后随访,头晕、头痛、发热症状均好转,脑脊液常规恢复正常,蛋白0.5g/L。6m后随诊患者痊愈。图1颅脑磁共振示脑膜强化图2脑脊液培养:马耳他布鲁菌讨论临床表现:神经型布氏杆菌病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脑膜炎或脑膜脑炎,主要以发热、头痛为苦,有学者总结了例布氏杆菌病,NB主要表现为发热、多汗、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发作、精神状态改变、听力损失、视力模糊及其他神经功能障碍等,但累及前庭系统,出现眩晕表现却很少见。本患者以眩晕起病,初期未出现发热、头痛等炎性症状,影像学检查无异常,考虑为院外使用了抗生素及甘露醇所致。影像学:NB的影像学特点缺乏特异性,有学者总结国内9例NB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多为白质病变及炎症改变,本例患者颅脑增强MRI检查提示脑表面异常信号影,脑膜炎症待排,与文献一致。诊断:神经型布氏杆菌病辅助检查多无特异性,脑脊液常表现为蛋白浓度升高,葡萄糖浓度降低以及以淋巴细胞为主的白细胞增多,早期类似病毒性脑膜炎,后期类似结核性脑膜炎。该患者脑脊液表现为蛋白质浓度升高,糖及氯化物降低,细胞学检查示淋巴细胞为主的炎性反应,是本病例误诊为结核性脑膜炎的主要原因。在脑脊液中检出或培养出布氏杆菌是诊断NB的金标准,但该方法费时、费力且检出率低于20%,目前多以检测特异抗体为主,如试管凝集试验。本例中,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凝集试验均属阴性,但脑脊液培养出马尔他布鲁菌。这在之前的文献中也有过报道,临床中应引起重视。治疗:目前国内外关于神经型布氏杆菌病在抗生素的种类、剂量及疗程等方面并无统一规定。大多建议以多西环素、利福平为基础用药,联合氨基糖苷类或者头孢三嗪或者喹诺酮类中的1种,3种抗生素联合治疗效果较好;有研究显示四环素,利福平和链霉素联用对预后较好。疗程上根据病情从6w到4-6m不等,依据临床症状和脑脊液及改善效果决定疗程。本例患者确诊后应用了利福平、左氧氟沙星等治疗,6m后随诊患者痊愈。总之,神经型布氏杆菌病以眩晕为首发表现者极少见,提示临床中遇到眩晕并伴有其他神经系统损害的患者时,如有证据表明存在感染,但按常见的感染原因治疗效果不好,应考虑神经型布氏杆菌病。选自《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年1月第37卷第1期

中国卒中学会学术年会(CSA)暨天坛国际脑血管病会议(TISC)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yf/12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