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不适,头晕手麻,这份保守治疗方案要知

2020-11-3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观middot非洲5月31日 http://www.qiruicar.com/dlwz/5784.html

导读:目前,由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电子产品的过度使用等原因,使得颈椎病的不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青少年患病率也越来越高。因疫情的原因,笔者在家发现,现在的小学生几乎人手一个手机,而且玩的时间长达几个甚至十几个小时,整体低头蜷着身子,这让我对这些年轻人的颈椎健康问题产生了极大的忧虑。我在门诊见过一个九岁的颈椎病患者,已经出现颈椎反弓并压神经产生相应的症状。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让读者对颈椎病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认识,对中医在防治颈椎病方面能有什么样的作用做一个阐述,以缓解患者症状及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颈椎病是以颈椎慢性劳损导致的骨质增生、椎间盘含水量减少等退行性改变为主的一种退行性疾病,是颈椎间盘突出症、颈椎骨性关节病等一类疾病的总称,又称为颈椎综合征。中老年患者、低头族多见。目前,有相关研究表明,在人群中颈椎病的患病率高达18%以上,其中长期伏案工作者的发病率更高,并且有29.1%的中小学有颈椎异常症状。

颈椎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先天因素及退行性变两大方面。

先天性因素主要是颈椎发育不良和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是颈椎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导致颈椎退行性病变的因素主要有年龄及慢性劳损等,睡眠姿势不良、长时间低头伏案、卧床看书等,再加之空调、风寒、潮湿等环境改变、季节气候变化等寒凉刺激,不仅可以导致颈椎的退变发生,还可以加重颈椎病的症状,由于颈椎长时间处于低头状态,导致颈部肌肉发生痉挛,容易引起肌肉劳损,导致颈椎退变。

目前,临床上诊断颈椎病,主要依据病史及相关的检查。临床上按症状不同,可以将分为颈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椎动脉型颈椎病、交感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和混合型颈椎病六种。

颈型颈椎病:在疾病早期常见。症状程度比较轻的,主要的症状以头颈背部的疼痛和发僵为主,颈椎的活动受限,包括项背部的肌肉紧张,或者有些地方有明显的肌肉的痉挛或者压痛点。通常在久坐久站、晨起后,或者是受凉、受风之后发作。

神经根型颈椎病:此类发病率高。颈肩部单侧疼痛,包括有时可能出现上肢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或者麻木,然后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肢的沉重酸楚。

椎动脉型颈椎病:典型的表现是因体位改变而发的眩晕,比如在转头的时候突然出现眩晕、恶心、呕吐,包括出现四肢无力,甚至感觉天旋地转。

交感型颈椎病:它主要累及交感神经,引起了交感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头痛或者偏头痛,视物模糊,听力下降,发音障碍,头晕眼花,失眠、肢体畏冷、麻木、自汗盗汗等情况。

脊髓型颈椎病:此型症状严重,且下肢症状出现得更早。早期,一般情况下颈痛的程度不重,初发症状一般是出现一种双下肢的无力,发紧、沉重,出现感觉走路像踩棉花一样,走路不稳,继而表现出一侧或者双侧的上肢的疼痛、麻木或者无力,拿东西会掉、双手有笨重感,精细动作难于完成,感觉自己的躯干会有一种束紧感。也有一部分病人可能会出现尿频、尿急、尿失禁,便秘这样的情况,如果脊髓压迫,还可能出现肌张力增高,肌力减弱,四肢腱反射亢进,甚至会出现病理征。

混合型颈椎病:即出现上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证型的颈椎病。

只要出现上述症状,一般再做X线、CT或者MRI,即可明确诊断为颈椎病。因此,早期预防、早期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我介绍几种常用而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

理筋手法纯手法治疗是一种利用医者双手或者其他部位进行治疗的无创的物理疗法。手法对于颈型颈椎病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的疗效。具有调整颈部肌肉动静力平衡,改善微循环、解除肌肉紧张的作用。轻者数次手法即可消除症状。一般来说,颈椎病的手法切记暴力,要柔和安全。因此,不建议患者自行在家或者随意去按摩。

中药治疗古代没有颈椎病的病名,属于“项痹”“头痛”“眩晕”的范畴。根据?黄帝内经?素问?中曾对痹症做了具体描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后世医家在“骨错缝,筋出槽”、经络循行理论基础上进行了颈椎病在五脏六腑理论中的论述,如《证治准绳》中说到:“颈痛头晕,非是风邪即是气挫,亦有落枕而成痛着……皆由肾气不能生肝,肝虚无以养筋,故机关不利”,说明了颈椎病发病与肝肾功能的异常有极大相关性。中医认为颈椎病发病原因分为外因与内因,外因主要归为风寒湿邪侵袭,而内因主要归于肝肾。

中药内服治疗颈椎病是中医临床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治疗方式,根据辨证论治理念,再结合颈椎病相关症状体征,其临床疗效显著。颈椎病分虚实两端,具体可有瘀滞、风寒、痰湿流注、或虚损的不同。重点在于在详细评估患者病情的前提下辨证施治。在此基础上,合理使用药对和引经药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川芎配姜黄针对气血瘀滞者,我喜欢用川芎配伍姜黄。川芎辛散温通,既能活血化瘀,又能行气止痛,又能上行头目,可治头痛。许多颈椎病患者不仅仅是表现为肩颈部的头痛,也会连及头痛。所以,川芎是非常好用的一味药。另外,姜黄外散风寒湿邪,内行气血,通经络止痛,尤其是对于上肢的痹痛效果更佳。两药合用,效力更佳。

2.牛蒡配僵蚕这组对药主要针对痰湿流注导致的颈椎病。此组对药可以通行血脉,开痰破结,导其结滞,宣达气血,滑利椎脉。

3.南星配防风本组对药取法于玉真散。可祛风解痉,南星可入肝经,走经络,善于祛风除痰而止痉厥;防风为“风药之润剂”,能通行血脉,祛风散寒,两药合用,行无形之气,化有形之郁。使痰瘀得以消散,气血流通。

除了辨证治疗以外,适当运用对症及引经的中药,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从病位上看,颈项部僵硬者,多取牛蒡、防风、僵蚕、葛根。视物模糊者采用菊花、枸杞;头痛者,前额疼痛用白芷、川芎,枕部用羌活,巅顶痛多用藁本,肢体麻木者用桂枝、威灵仙、蜈蚣等。于病性而言,气不足者求于四君子,血不足者用四物,肝肾亏虚明显者使用杜仲、狗脊、续断,气滞者选柴胡、香附、延胡索‘痰湿明显者,用白芥子、苍术、天麻等等。

颈椎病是现代医学中的常见病,亦是难治性疾病,所以中医药在治疗该病时发挥了其独特的优势,中医药具有简便廉验及风险低、副作用少等特点,应该被重视。另外,对于经常低头工作、学习的人,要注意每隔半小时要多抬头,活动颈部僵硬的肌肉。家长或者老师应该更加警惕儿童及青少年的颈椎健康问题,做到未病先防。

蓝雪松

中医骨伤、内科

毕业于江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硕士研究生。从学医之始便立志用中医中药解决患者疾苦,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高质量的中医中药服务,以患者的疾病为导向,用尽所学知识为解决患者病痛而努力。擅长: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腰腿痛,月经失调,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咳嗽,痛风,贫血,虚劳等。

想要获得更多关于颈椎病的保守治疗方案,点击此处立即咨询蓝雪松医生

或扫码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jc/119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