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神经颅底外科和眩晕疾病高级培训
2021-12-20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耳神经颅底外科和眩晕疾病高级培训班圆满结束
耳神经颅底外科和眩晕疾病高级培训班于11月17日-21日在复旦大医院隆重召开。本次大会由复旦大医院主办,迟放鲁教授担任主席,戴春富教授担任执行主席。
培训班的第二天以眩晕和耳聋专场开始。
首先由来自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的孔维佳教授作《眩晕疾病诊断进展》报告,交流了近年来国内眩晕疾病诊断方面的新进展。
随后,山东大学医院的王海波教授作《现代眩晕外科体系的建立》报告,详细讲述了近年来眩晕外科的历史与发展以及目前的体系和治疗范畴。复旦大医院的李华伟教授作《浅析梅尼埃病的治疗原则》报告,揭示了梅尼埃病的诊断发展史,并提出了治疗原则和阶梯治疗思路。医院的吴子明教授作为最早一批从事前庭疾病专科工作的专家之一,向大家解读了《前庭性偏头痛中国共识》。
医院神经外科的钟平教授作《三叉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探讨》报告,与大家分享了三叉神经鞘瘤的分型、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手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医院神经内科的杨旭教授提出前庭综合征明确病变的诊断思路,启迪学员应用查体和辅助检查寻找中枢/外周前庭系统受损的证据并警惕误诊漏诊。海军医院神经内科的庄建华教授分享了多种诱发眼震试验和耳石复位手法,以及眼震的诊断、鉴别诊断和疗效判断。
SweetMemories
浙江中医医院针推脑病科的朱佳浩医师介绍了引出眼偏斜反应(OcularTiltReaction,OTR)的历史、表现、检查方法和分型,并分析了其定位诊断价值、敏感性与特异性。复旦大医院的王璟主任医师详细阐述如何实现前庭康复,如何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方案以及前庭康复的具体方法。之后又介绍了《前庭诊断新技术》,主要包括vHIT、HIMP/SHIMP这两种前庭诊断新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结果判读。复旦大医院的吴拥真医师介绍了临床听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际应用,并着重阐述了常见听力检查的具体应用。西安医院耳鼻喉科的张青教授作《前庭诱发肌源性电位研究进展》报告,重点介绍了VEMP刺激和其在明确病变部位、鉴别诊断、辅助诊断和预后等方面的应用。
面神经侧颅底专场中由多位来自我院的专家进行报告
叶信海主任医师阐释了晚期面瘫治疗进展,并详细阐述了神经移植、肌肉移植等手术治疗方法。倪玉苏主任医师结合手术视频,详细讲解了鼓室成形术的术式选择及适应证,并对术中细节、难点的处理和并发症的防治进行详细阐述。李树峰主任医师从一个岩尖胆脂瘤病例的CT解读入手,详细阐述颅中窝进路的开口位置、解剖定位,结合手术视频讲解手术具体操作步骤,总结了颅中窝进路的优缺点。赵卫东专家作《经颅中窝径路切除小型听神经瘤》报告,并结合83例小型听神经瘤经颅中窝进路切除后听神经功能恢复及听力保存情况引出保听手术进路。
培训班的第三天为耳病综合专场
来自我院的陈兵教授系统的讲述了人工耳蜗手术适应症以及标准化的步骤,针对不同原因及涉及并发症提出了专业技术层面的解决方法。韩朝副主任医师针对耳鸣的声学治疗进行的学术报道《如何成功的进行耳鸣的声治疗》,提出了耳鸣声治疗的多种机制,并且在fMRI图像上证实了声治疗前后大脑兴奋区域减小的现象,佐证了耳鸣声治疗的效果。沙炎教授详述了《高分辨率影像在耳颅底外科中的应用》,分析了颞骨各层面的CT影像解剖特征,分享了MPR重组在听小骨、面神经重建中的应用以及内耳钆造影耳蜗内外淋巴成像的研究。王武庆教授从梅尼埃病的定义和诊断标准以及可能病因、患者特征入手,在梅尼埃病方面提出了新的认识和诊断治疗方案。余菁博士通过结合理论基础、实际检查操作录像和实践操作全方位的了解Neu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