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频繁感冒发烧头晕腹泻,快试试小
2021-10-2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最近,冷空气频繁
昼夜温差大,
宝宝很容易出现
感冒、发烧、头晕、腹泻等症状,
暖暖的药浴
是帮助宝宝提高免疫力
和减少疾病的最佳方法。
中药药浴
中药药浴是根据中医辨证,将选择的中草药煎成汤液,稀释后进行沐浴的一种水疗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中的一种。
药物溶解于洗浴的水中,在借助温度、外力和药物功效三者合一的作用下,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调节经络脏腑、消淤止痛、舒筋活络、祛风散寒改善关节的功能,同时还有具有增强身体免疫和抑制细菌疾病的作用。
《黄帝内经》中有“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对因外邪侵入而致病者,用热水浸浴,使之出汗,让邪从汗出)
《礼记》中有“头疮则沐,身有病则浴”
清朝著名外治大师吴尚先在《外治医说》中将药浴细分为洗、沐、浴、浸、浇、喷等,认为内、外、妇、儿、五官科之疾,皆可用药浴法。
其中,小儿药浴使用方便,效果良好,适合小儿冬季保健。
在医生指导下、按正确的方法进行小儿药浴,不仅操作十分简单,而且治疗方式温热舒适,基本不会产生任何痛苦,所以非常适合婴幼儿宝宝们。
适当的泡药浴,可以增强宝宝们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治疗并预防疾病,让孩子少生病或者不生病。
小儿药浴适应症
药浴疗法能免去宝宝怕苦不吃药的问题,对宝宝来说更易于接受,吸收效果好,可以有效缩短病程,减轻孩子的不适症状。
同时,其防病治病使用范围广,如黄疸、湿疹、积食、便秘、免疫力低下等,一般常见小儿疾病都可以通过药浴来解决。根据不同的症状,我们会配制不同的药浴配方,使用方法也是非常简单。
注意:癫痫、哮喘、心脏疾病、过敏体质、营养不良、皮肤创伤出血等小儿,需由医师进行判定指导。除了以上这些,小儿药浴还得注意以下事项。
01
选择药浴时间
正确的药浴时间:应在饭后半小时后进行。
空腹进行药浴,容易造成孩子胃部空虚,精力不济,严重的造成脱力虚脱。
饭后立马就进行药浴,容易导致孩子消化不良,加重肠胃负担。
睡觉前也不适合进行药浴,因为那样会让宝宝越来越精神,不利于正常睡眠,就像大晚上喝茶、喝咖啡一样。
在正确的时间点进行药浴,才能最好地发挥效用。
02
药浴时长与频率
药浴时长:一般为10到15分钟左右,隔日一次或每周两次。
药浴时长不宜过长,也不宜过于频繁。时间长了会导致宝宝皮肤出现褶皱,宝宝可能会出大量的汗,体液丢失量大,皮肤血管充分扩张,体表血液量增多,造成头部缺血而发生眩晕或晕厥。
进行药浴时记得控制好时间和频率。
03
环境与防护
在药浴时,应避风,尤其现在冷空气频繁,要注意保暖,周围温度不能太低,水温应该在38~40摄氏度为宜。
洗浴动作轻柔,避免小儿玩水,以防药水进入口眼。
04
浴后护理
洗浴完家长要做好护理工作,及时擦干孩子身上的水分,包括皮肤褶皱处的残留水分,并做好保暖工作。
如果没有及时擦干水分或者保暖没有做好,可能会导致宝宝感冒。
除了小儿药浴,
针对成人的腰腿疼、产后阳虚体质
我院中医康复科
还推出了补肾强腰方和温阳方
赶紧来找他们吧!
龙川县妇幼保健院
中医康复科
中医康复科是在儿童康复科与女性康复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临床学科,是我县唯一一家听力言语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经过不断积累和发展,科室目前开展针灸、推拿、理疗、牵引、火罐、刮痧、中药薰药等中医传统治疗,始终坚持“中医辨证、西医辨病”。强调中西医相结合为特色。主要开展儿童康复、产后康复、疼痛康复等。科室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与相关先进医疗设备。
诊疗范围
妇科常见疾病如月经不调、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功能减退、围绝经期综合征、产后病调理等中西医结合诊疗。
儿科常见疾病如小儿感冒、咳嗽、泄泻、厌食、遗尿、夜啼、积食等中西医结合诊疗。儿童体质调理、中医保健等。
运用针灸、推拿、耳针、放血、埋针等中医适宜技术结合中医药诊疗各类痛症、妇科内分泌等各科疑难杂症。
骨关节疾病,如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软组织损伤等;
咨询电话
马钰雁医生县妇幼保健院1号楼2号楼中医康复科
供稿:中医康复科
编辑:宣教科
部分素材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来都来了,点个在看再走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