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耳鸣手指麻木治疗不见效徐医附院肌

2021-8-6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年,徐医附院神经内科为例患者进行肌电图或诱发电位检查,帮助患者确诊疾患,摆脱病痛的折磨

核心提示:

20多岁的女青年,近半月来头晕、耳鸣、面部麻木,右耳听力明显下降,医院就诊治疗后病情丝毫没有缓解,她究竟得了什么病?40多岁的家庭妇女,近3月来右手指麻木,诊断为颈椎病,反复理疗、推拿治疗不见缓解,这病该如何根治?饱受病痛折磨的她们先后到徐医附院神经内科求助,在这里通过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和神经肌电图检查很快获知诊断结果,在徐医附院神经内科专家针对性地展开治疗后,目前两位患者的症状完全改善。

A认知:什么是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检查?

徐医附院门诊北楼4楼,肌电图检查室外排起长龙,几十名患者拿着肌电图申请单排队等候检查,其中不少患者都是手臂或腿部麻木数日,想通过肌电图检查弄清楚究竟是身体的哪个部位出了问题。

什么是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检查?检查过程中具体有哪些操作程序?在徐医附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董瑞国教授的带领下,记者走进肌电图检查室一探究竟。

董瑞国,教授,主任医师、硕导,主要从事缺血脑保护机制的研究。擅长神经科疑难重危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个体化治疗和二级预防,头痛、头晕、癫痫、帕金森病和重症肌无力等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老年性痴呆、失语症的神经心理学评估和治疗。现为《中华脑血管病杂志》、《国际脑血管病杂志》、《中华医学实践杂志》等杂志编委。

讨论病情

董瑞国教授称,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是神经科专业性较强,且最为常用和非常重要的神经电生理检查。主要用于肌肉、周围神经、脊髓和脑部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肌,电图检查过程复杂花费时间较长。

此时,常虹医师正在为一位四肢麻木的中年女患者做检查。她首先对相应皮肤进行检查前常规消毒,随后将粗细与注射针相仿的针电极插入脚部肌肉,在操作中介绍说,肌电图是用于测定肌肉在各种生理状态时(放松、轻收缩及重收缩等)的肌电活动。肌电图检查属于神经电生理检查的一种,通过电刺激周围神经和针电极刺入肌肉来了解或判定神经或肌肉疾病的一种检查方法。检查过程中,因电刺激和针刺会引起病人不适感,针电极插入所检查的肌肉中,患者须配合医师分别进行放松、重收缩、轻收缩三种状态下的肌肉功能测定,然后分别进行各自的分析统计,因此须极力合作。

听到这话,女患者有点紧张了:“检查中会不会很疼啊?能受了不?”

“不用紧张,没想像中那么痛苦,配合我,很快就能完成。”常虹医师一边操作,一边与受检者交流,稳定对方的情绪。

采访中,董瑞国教授介绍,肌电图和诱发电位两项检查各具有侧重点。肌电图主要用于神经肌肉疾病的诊断。举例来说,如肌不良营养症、重症肌无力、周围神经损伤、卡压性神经病(如颈椎病、腕管综合征等)和运动神经元病等。“几乎所有的周围性瘫痪都需要用肌电图来诊断和鉴别诊断。”董教授强调,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能做肌电图检查。具有以下四种情况的不能进行肌电图检查:1.安装心脏起搏器、金属性心导管者;2.开放性骨折或创伤伤口未愈合者,有外固定支架者;3.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等有明显出血倾向者;4.意识不清,无法合作者。

身体检查

此外,诱发电位主要用于周围神经和中枢神经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如听觉诱发电位用于监测脑干的功能状态和客观听力测试,视觉诱发电位是对视觉通路的功能和完整性测定等。此外,诱发电位检查还可以用于脊髓和脑部手术的术中监测和认知功能监测。

B病例:头晕耳鸣半个月吃药治疗没效果

20多岁的吴小姐,近半月来出现头晕、耳鸣、面部麻木等症状,而且右耳听力下降,症状进行性加重。医院就诊,口服天麻素、眩晕停等药物后症状无明显改善。药吃了一大把,病情没见任何好转,吴小姐在家人的陪同下,向徐医附院神经内科的专家求助。

据徐医附院神经内科王晓龙副主任医师介绍,接诊后,对吴小姐进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检查,显示Ⅲ波消失,考虑为桥小脑角部位的病变,后经头颅磁共振证实为桥小脑角占位,外科手术治疗后症状完全改善。

王晓龙介绍,诱发电位技术是观测人脑功能的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手段,是通过给予神经系统某一部位适宜刺激,在神经通路不同水平上不断组合形成的一系列神经电活动。利用计算机采集这一电信号,并反复叠加、平均,就可以显示出一系列的波形。如果神经通路中某一水平发生病变或功能障碍时,诱发电位相应部分就会出现潜伏期、波幅及波形的改变。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是其中一种,它是通过声音刺激,记录听觉传导通路的电活动。通过其所产生的一系列波形的分析,既可以定量地判断患者客观的听力水平,也可以早期明确脑干功能的损害。

右手指麻木3个多月理疗推拿不见好

患者张女士是一名家庭主妇,近3月出现右手指麻木的症状,夜间症状明显,白天活动时可减轻。她曾多次就诊,诊断为颈椎病,反复理疗、推拿治疗,都不见缓解。在朋友的推荐下来到徐医附院,没想到,只做了一项神经肌电图检查很快查明病因,原来得了腕管综合征。

王晓龙副主任医师介绍,张女士的诊断显示:右侧正中神经远端潜伏期延长,波幅降低;右侧正中神经支配肌肉出现大量失神经电位,考虑为腕管综合征。经制动、营养神经治疗后,患者症状很快改善。

王晓龙分析说,腕管综合征是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多因从事繁琐、细碎、需要手部频繁劳动的工作,导致腕部正中神经卡压,多表现为麻木、疼痛,严重者会出现手部肌肉萎缩,常被误诊为颈椎病。神经肌电图检查是诊断周围神经病变的最有效手段,不仅可以定位神经损害的部位,也可以判断神经受损的程度,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另外对于肌肉疾病、神经肌肉接头等疾病的诊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

C实力:年平均每月为例患者进行肌电图或诱发电位检查

患者慕名而来,医院高超的技术和先进设备的肯定和认可。

采访中,董瑞国教授介绍说,徐医附院神经科是在上世纪80年代,在我市最早开展肌电图和诱发电位检查的科室,并以此奠定了神经科电生理技术在我市的权威地位。目前,已从最早的1台单通道肌电图仪,发展为4台多通道肌电和诱发电位仪。“目前,我们开展的项目已经涵盖了所有国内可以开展的常规和非常规项目,不仅为神经科的患者服务,还为其他科室,如骨科、内分泌科、康复科、眼科和老年科等科室的患者服务。”

据了解,徐医附院神经科同时还为外院患者、司法鉴定的当事人进行检查鉴定。

据统计,年1—11月,已为例患者进行了肌电图或诱发电位检查,平均每月例,其工作量位居全市首位。

病情探讨

科室推荐:

神经内科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

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临床研究中心

国家临床药物试验(GCP)基地

淮海经济区神经病学组委单位

江苏省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江苏省省级临床重点专科

徐州市市级临床重点专科

徐医附院神经内科是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淮海经济区神经病学主委单位,徐州市神经病学主委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神经内科专业组。该科拥有较强的人才优势及雄厚的实力,现有医护人员余人,医师40人,其中主任医师10人,副主任医师6人,教授7人,江苏省特聘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15人,硕士生导师11人。

该科开放床位张,下设脑电图室、视频脑电图室、肌电图室、脑超声多普勒室、六个临床病区和一个神经科重症监护室,并成立八个亚临床专科(脑血管病、神经电生理、神经病理、神经介入、癫痫、神经变性疾病、周围神经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在神经内科常见病、疑难病症的诊治以及危重症的抢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及医疗特色。该科先后开展了神经介入、脑脊液细胞学、神经病理,并建立了神经病学实验室,进一步提高了诊断及治疗水平;运用双源CT、PET、3.0T磁共振等国内领先的检查设备,开展血管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磁敏感成像、脑功能显像等先进技术;开设了帕金森一运动障碍疾病、记忆与痴呆、癫痫等特色门诊,并定期举办脑血管病、帕金森病友会。近年来该科共承担国际合作课题4项、国家、部级课题8项、省厅级课题12余项、市级课题20余项,承担国家级新药临床验证5项,获得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6项,主编教材3部(本),科技成果奖多项。5人获得“人才”、“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六大高峰人才等称号。多次成功举办省市区域性脑血管病等专业会议及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

特色技术:

1、急性脑血管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如多模影像指导下急性脑梗死的超早期动脉溶栓、颅内动脉狭窄的血管内介入治疗等

2、建立卒中单元、NICU、脑血管病的病因筛查及个体化治疗

3、设24小时脑电及视频脑电工作站,开展癫痫的病因筛查、诊断、个体化治疗与综合治疗

4、帕金森病的规范化治疗和肌电图引导下对不同类型肌张力障碍疾病的封闭治疗

5、脑脊液细胞学检查

6、神经心理诊断评估、特色记忆门诊

7、肌肉、周围神经组织活检分析

8、电生理诊疗技术,如皮肤交感反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9、神经功能影像技术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便民通知

徐医附院为惠及百姓,在暑假期间(7月14日-8月31日),凡24岁以下学生就诊免挂号费。

如有任何健康问题,请拨打徐医附院健康

?:-

记得请帮我们点赞哟!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
http://www.iqwpb.com/jbbfz/132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医院地址: 健康热线: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 2014-2024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