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专家反复头晕,走路像踩棉花,是
2021-7-8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次一位73岁的老人,反复头晕多年,近半月来感觉走路像踩棉花,而且越来越严重,最终不敢下床行走。全家人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这竟是颈椎疾病导致的症状。
——题记
近日,我院脊柱外科开展的“颈椎后路侧块螺钉内固定+颈3、4、5、6全椎板切除、椎管扩大成形术”,成功让患者邓老太彻底告别了噩梦一般的半个月。
11月11日,患者邓老太被家医院就诊。老人回忆说:“来医院之前,家里人都认为我是眩晕症,需要到内科治疗,结果刚好在门诊碰到张医师,他直接建议我们到脊柱外科。”
“差不多是从这个月初开始,手脚都没劲,拿不起东西,走路都困难,最厉害的时候,不敢下床。两个人架着我的胳膊,才能勉强走几米,晚上都睡不好觉。”邓老太说。
在脊柱外科门诊,我院脊柱外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张县勇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再一查体,病理反射很明显。凭着多年的经验,张县勇告诉患者及家属:“我判断应该是颈椎方面的疾病。”
据了解,邓老太除了血糖有点高,多年来,她的身体一直比较硬朗,老人常见的高血压、冠心病几乎就没有“沾惹”上身。然而,两年前,老太太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发作时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伴有四肢麻木以及双下肢束紧感,但是一直未特殊治疗。11月初,老人家头晕症状加重,并出现行走不稳、腿脚乏力感。
老人说,起初休息后,这些乏力、行走不稳还可以缓解,但是后来发展为走路脚底像踩棉花一样,甚至是休息后这种感觉都没有明显的缓解。此时意识到重要性的她,赶紧告诉家属,这才医院就诊。
“头晕,行走不稳不是脑梗吗?怎么会是颈椎病引起的?”
面对家属的疑惑,张县勇介绍,脊髓型颈椎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由于压迫脊髓刺激到脊髓附近的血管,从而出现脊髓神经的直觉障碍,导致其神经的感觉、运动、反射、排便功能都出现紊乱,因此老太太子才会有行走不便,走路如踩棉花一般,后期可能还会出现大便失常、小便困难等症状。
入院后,经颈椎X线平片及动力性侧位片、CT扫描、MRI检查等进一步检查,发现邓老太的颈3/4、颈4/5、颈5/6、颈6/7椎间盘突出并继发相应段椎管狭窄伴颈脊髓变性以及脑萎缩,最终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
“有一些患者因为走路出现踩棉花感、下肢乏力,才过来就诊,最后查出症结在颈椎。患者就不理解了,明明颈部症状不明显,怎么会是颈椎病呢?反复头晕,走路出现轻飘飘、脚底下就像踩棉花的感觉,容易摔倒、跌跤,下楼梯容易踩空,需要扶着东西走……这些症状很有可能是因为压迫到颈椎管里的脊髓导致的。”张县勇介绍说,“颈椎管里面是脊髓,而脊髓可以控制我们大脑和整个身体信息的连接。压迫颈段的脊髓之后,导致脊髓的上传下达功能受限,大脑指挥下肢运动就不像正常人那么灵活,就会出现这些下肢的症状,而这类疾病我们称之为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患者往往没有明显的颈部疼痛、僵硬病史,有部分患者也没有上肢麻木、无力的症状。此型颈椎病主要表现为下肢无力、行走不稳,患者走路时感觉脚步不踏实,有踩棉花样感;部分患者甚至有胸腹部捆绑感。”
据张县勇介绍,脊髓型颈椎病是众多颈椎病类型中的一种,占全部颈椎病的10%~15%,和其他类型的颈椎病不同的是它是最严重的一类,而且有截瘫的风险。另外他提示,并不是所有的下肢无力、踩棉花都是脊髓型颈椎病引起的,也有可能是胸椎、颅内的病变或者一些内科疾病引起的。
张县勇表示,颈椎椎管狭窄症通过压迫脊髓引起症状,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因此一旦诊断明确应当尽快行手术治疗。颈椎管狭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是通过颈椎后方减压,扩大颈椎管的容积,使脊髓向背侧移位,可以减轻脊髓压迫的症状。
据悉,我院在年12月开展县内首例颈椎椎管狭窄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经过几年的发展,各类颈椎手术技术日趋成熟,截至目前,已经成功为30余名患者实施了手术。
温馨提示
按秋冬季疫情防控要求,请前来就诊、咨询的患友及家属自觉全程佩戴好口罩,并配合医务人员监测体温、查验健康码等工作。同时,请携带好既往病历或相关资料,医院路程中请注意安全。牢记嘱托担当作为走好新时代长征路